仰韶酒业百亿冲刺倒计时:陶香突围遇阻,能否担起“豫酒振兴”

亿通速配 亿通平台 2025-07-17 5 0


  作为豫酒振兴的“排头兵”,仰韶酒业冲刺百亿营收的目标始终牵动着行业神经。河南省《酒业振兴发展行动方案(2022-2025年)》为其定下“2025年力争破百亿”的硬指标,企业也以“陶香领军者”姿态频频发力。

  当前,距离2025年收官仅剩半年,仰韶的百亿冲刺已进入倒计时。

  7月9日,其通过其官方微信公众号宣布,旗下高端产品线彩陶坊系列将迎来新品——彩陶坊天时20,预计于2025年7月正式上市。

  值得注意的是,在宣传文案中,仰韶特别强调将“以一瓶酒重新定义陶香”,试图通过差异化香型陶香与浓香、酱香竞争,巩固高端市场。

  今日,仰韶酒业官微发布天时20瓶身造型,但并未公布具体价格。

  然而,在高调的目标背后,仰韶酒业还面临产品线单一、陶香型消费者教育成本高等问题,而在此时新推出的彩陶坊天时20能否帮助其完成百亿目标,还有待市场观察。

  重度依赖彩陶坊系列,陶香型却足不出省

  公开信息显示,彩陶坊系列,为仰韶酒业贡献了95%以上的营收。其中,彩陶坊地利,是仰韶酒业最大的核心大单品,年销售额超10亿元。

  在2024年5月26日举办的仰韶彩陶坊日月星财富论坛上,仰韶酒业集团党委副书记、营销公司总经理郝惠锋提到实现百亿目标需要依托“深度全省化+高端化”的双轮驱动战略。郝惠锋还指出仰韶酒业集团实现前50亿主要依靠仰韶彩陶坊天地人系列,而冲击百亿目标则要仰仗仰韶彩陶坊日月星系列。

  这也就意味着,仰韶酒业2025年营收百亿的目标能否顺利达成,重担系于彩陶坊一身。

  2024年3月,仰韶酒业宣布正式启动全国化战略,聚焦郑州、深耕河南、布局全国、开拓海外。

  产品端,仰韶试图以“陶香”差异化突围,2025年7月推出的高端产品“天时20”,强调将“以一瓶酒重新定义陶香”。目前定价暂未披露,若定价超千元以上,则直指茅台、主导的高端市场。

  然而,陶香香型自推出以来,始终未能突破区域认知局限。

  单从香型认知上来看,相较于在白酒行业横行多年的浓香、酱香、清香等主流香型,陶香在2020年才被官方认证,要培育消费者、打响品牌知名度,尤其是走向全国可谓难上加难。

  因此,省外市场对陶香型白酒的认知度很低,彩陶坊系列在省外市场的接受度也极为有限。高端市场消费者对香型的认知固化,仰韶的“重新定义陶香”更像是自说自话,若定价过高的话,能否被市场接受也存在不确定性。

  在市场端,仰韶长期依赖河南本土市场,占比超90%,2024年提出“省外营收占比提升至30%”的目标,但实际进展迟缓。

  百亿目标或遥不可期

  仰韶酒业的业绩透明度也是争议的焦点。

  2023年,企业公开宣称销售收入突破50亿元,远超省内同行,杜康约24亿元、宝丰约10亿元,以此奠定“豫酒龙头”地位。

  不过,同年河南省工商联发布的百强企业榜单中,仰韶填报的营收却为35.7亿元,两者相差近15亿元。

  对于这一显著差异,仰韶从未公开解释。若其真实市场消化的营收或低于公开数据,所谓“50亿”更像是包含渠道库存的“账面数字”。

  数据模糊性更让百亿目标的基数存疑。若以35.7亿元为起点,2024-2025年需实现“两年近三倍增长”,在白酒行业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几乎不具可行性。即便是50亿元基数,“两年翻倍”也需年均增速超40%,而头部酒企茅台、五粮液近年增速均未超过20%,仰韶的高增长逻辑似乎难以自洽。

  同时,仰韶旗下第二品牌“黄河酒业”仍处培育期,目标三年内实现5亿元营收,但该规模对百亿目标的贡献有限。

  值得注意的是,仰韶的百亿目标并非单纯的企业行为,更被赋予“豫酒振兴”的重大意义。酒企的持续增长依赖产品力、渠道力与品牌力的协同,河南另一酒企宋河因自身经营问题陷入困境,这一前车之鉴仰韶不容忽视。

  当前,距离2025年收官仅剩不到半年,仰韶的百亿冲刺已进入倒计时。从行业规律看,区域酒企突破百亿需具备三大条件:全国性品牌认知、健康的渠道体系、稳定的高端产品占比。目前仰韶在三者上均有明显欠缺,百亿之路能否如约实现,酒业内参将持续关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