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电话6分钟扣款超600元,莫名其妙“被”投保了两份商业保险——今年5月,一通电话让赵明(化名)陷入了一场保险销售陷阱。
这并非个例,近期,在投诉网 站及社交平台上,一些打着“就医补助领取”幌子诱导消费者购买保险的陷阱引发热议。
社交平台上,多位用户提示“就医补助领取”陷阱。
多位投诉人及网友揭露的套路出奇一致:先是接到一个电话,对方宣称投诉人有就医补助还没领取。随后,工作人员将其引导至微信公众号,关注后输入领取码,支付0.6元,投诉人以为就此获得了保障,但没多久,其账户便会收到一笔数十元到上百元不等的扣款,均用于购买保险。
微信公众号中就医补助领取页面
谁在打着“就医补助领取”的幌子制造投保陷阱,这到底是什么样的套路?消费者该如何避坑?
“就医补助”诱饵下的保险销售陷阱
2025年5月23日19点48分,赵明接通了一个“95”开头的电话,该通话持续了6分钟。
“对方先是说了一句终于联系到你了,然后让我领取就医补助,而且说每个人都要办,要求我在微信里搜索‘安健保’公众号,输入工号后,按照他的要求操作,但我还没输入支付密码,就显示快捷支付功能已开通,挂了电话就发现账户已经有三笔扣款,分别是0.6元、62.55元和626.13元。”赵明对贝壳财经记者说。
赵明向记者提供的扣款截图显示,5月23日19点51分,其被扣款0.6元,19点53分则有两笔扣款,分别为62.55元和626.13元。对方户名均为天天有保(湖南)保险经纪服务有限公司。
贝壳财经记者了解到,赵明的三笔扣款分别用于购买2份保单,第一笔0.6元的扣款,购买的是众惠相互旗下的无忧保百万医疗险,月交0.6元,总保费为7.2元/年,保险责任包括一般医疗保险金和重大疾病医疗保险金,保额均为300万元。
不过,电子保单中的特别约定提到,两类保险责任的免赔额均为5万元,且两项责任不共享免赔额,同时,保险人仅承担医保目录内的医疗费用,且扣除免赔额后,最高赔付比例仅为50%。
第二笔合计被扣除688.68元则用于购买了利宝保险承保的个人重疾险,保险责任包括重大疾病保险金(110种)、轻度疾病保险金(60种)、特定疾病保险金(20种)以及指定疾病医疗保险金,保额分别为30万元、9万元、15万元及600万元。
两份保险的销售机构均为天天有保(湖南)保险经纪服务有限公司。
张敏也遇到了类似套路。6月19日,其收到一条短信称,“提醒您多次了,您的南京就医治病补贴已送达。”
张敏打开短信上的网址,发现所谓的“就医治病补贴”实则为太平人寿的赠险,且在完成投保后,页面便会自动跳至0.6元/月的百万医疗险投保页面。两个页面均显示,产品由爱邦保险经纪有限公司销售。
当天下午,张敏又接到电话,对方宣称,医疗补贴款再不确认就要从账上收走了,让其注意短信,还称这是之前张敏用支付宝、微信消费拿到的医疗补充保障。记者点开短信上的链接,发现依然是保险赠险的领取页面。
套路起底:混淆商保与医保,引导用户开通快捷支付方便扣款
赵明和张敏的经历并非个例,类似投诉自去年起便在社交平台上频繁出现。投诉人可能会被引导至关注不同的微信公众号,如安享保、有康保、明天保等,还有投诉人通过短信链接被诱导到投保页面。
这些套路如何环环相扣?
首先,电话销售人员话术存在明显误导。在张敏向记者提供的通话录音中,对方宣称:“您医疗补贴款不是已经下来了,转进账户时候怎么还没有确认?给您垫付医疗报销用的,再不确认就要从账上收走了。”还称“升级高端医疗报销福利,升级的费用只要6毛钱,只有极少数评分高的用户才能拿到。”
通篇话术并未明确提及领取及购买的是商业保险,而是混淆商业保险与基本医疗保险的概念,利用人们对医保的高度关注,引导对方按指引操作。同时,0.6元/月起的百万医疗险只要符合健康告知和相关年龄段均可购买,并非“只有极少数评分高的用户才能拿到”。
6月25日,贝壳财经记者也接到一个“95”开头的电话,销售人员称:“来电是帮您领取一下医疗险的电子保单。”
记者点开对方发送的以“星火保”开头的短信链接,发现这是一份百万医疗险,保费0.6元/月,保险经纪人为安行天下保险经纪(上海)有限公司,记者一再询问这是不是保险,销售人员并未正面回复,只说这是一份可以报销医疗费用的保单。
记者发现,这份保险有免赔额,且设置了一定的赔付比例。但销售人员明确表示,社保、医保报完之后,剩余部分保单全部可报,这显然与实际保障范围不符。
此外,对方宣称投保链接只有当天有效,但次日记者点开链接,依然可以进入投保页面。
其次,正是由于混淆了商业保险与基本医疗保险的概念,销售人员在引导客户投保商业保险时,并未引导客户关注健康告知、除外责任等关键信息,这可能导致客户面临花钱投保后因不符合健康告知而无法获得理赔的风险。
记者在接到上述“95”开头电话时,销售人员直接引导记者填写信息后点击完善保障,当记者询问阅读并同意《健康告知》等十余份文件如何处理时,对方直言“您不用管,只需要填一下您的信息。”
贝壳财经记者在投诉人爆料的微信公众号之一“有康保”投保0.6元/月的“众惠.百万医疗”时发现,投保页面自动勾选了“次年自动重新投保,保障不间断”以及“我已确认阅读并同意”客户告知书、健康告知、重要告知、恶性肿瘤特定药品目录等总计12份重要文件,且并未采取任何措施提示投保人仔细阅读这些文件,这份保单由天天有保(湖南)保险经纪服务有限公司销售。
而《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办法》明确规定,保险机构应在销售流程的各个环节以清晰、简洁的方式保障消费者实现真实的购买意愿,不得采取默认勾选、限制取消自动扣费功能等方式剥夺消费者自主选择的权利。保险中介机构与保险公司合作,或接受保险公司委托,开展互联网保险相关业务活动的,应参照本办法有关于保险公司的业务规则执行。
此外,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是,赵明并未输入支付密码即被扣款,这是如何实现的?
记者在“有康保”投保0.6元/月的“众惠.百万医疗”时,在支付页面点击相应的银行和卡类型后,便弹出快捷支付签约页面,只需输入手机验证码,签约后点击同意并支付,无需输入支付密码即可投保成功。
这其中,“快捷支付”便是无需输入密码的主要原因。记者发现,在开通支付快捷支付功能后,后续通过该功能进行的App支付、自动扣款、还款等交易均无需验证银行卡密码。
记者拨打天天有保客服电话,对方告诉记者,投保时需要开通快捷支付。因为保险是一年期的,客户却要按月缴费,每月自动续费则需通过开通快捷支付来实现。“如客户退保,快捷支付就自动关闭。”客服人员称。
最后,记者在投保“众惠.百万医疗”成功后发现,页面还多次引导升级保障,显示“您的保障可完善至全面保障”,完善后次月保费为144.32元/月,左滑无法退出,如此多次反复,直到点击左上角的“关闭”,才能彻底退出这一页面。
违规操作指向多家持牌机构 专家:保险公司有义务把控销售渠道
据了解,“有康保”微信公众号的认证主体为湖南省大鸿保险经纪有限公司广东分公司,而根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的信息,天天有保(湖南)保险经纪服务有限公司即为原湖南省大鸿保险经纪有限公司。
贝壳财经记者在天天有保(湖南)保险经纪服务有限公司官网看到,该公司成立于2015年9月,持有全国性保险经纪牌照。公司宣称,已累计服务超5亿用户,与超50家保险公司、超30家金融机构达成战略合作。
此外,通过“就医治病补贴”话术或相关电话话术诱导个人进入赠险领取页面或投保页面的爱邦保险经纪有限公司、安行天下保险经纪(上海)有限公司也均为持牌机构。
其中,爱邦保险经纪有限公司是一家全国性的专业保险经纪公司,于2004年经监管批准注册成立,设有上海与深圳技术及产品两地运营中心,拥有全国保险经纪经营、互联网保险双重经营许可牌照。安行天下保险经纪(上海)有限公司成立时间为2008年,持有保险中介许可证。
针对上述情况,星火保相关人士对贝壳财经记者表示,经核实,上述提及的相关情况违反了公司销售人员行为准则及销售流程规范要求。“我司已按公司制度对该销售人员进行了处理及新一轮的制度培训。并对销售部门再次进行了规戒培训。公司有标准化的销售话术规范及明确的销售流程要求,对违反规定的行为实施分级管控措施并明确处罚规则,同时,建立智能化与人工相结合的质检机制。对于质检中发现的问题,将依据情节严重程度依规采取相应处罚措施。”
针对相关套路,多个官方机构已发布相关风险提示。
6月初,武汉市医保局提醒称,接到群众反映,有不法分子冒充医保部门,通过短信或电话谎称可领取“武汉城乡医疗补助金”,并诱导点击不明链接诈骗短信,甚至威胁逾期不领将影响医保待遇企图骗取参保人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敏感信息,其提示“遇可疑信息,可拨打武汉医保服务热线核实,或到各区医保经办窗口咨询。”
4月底,塔城市医疗保障局提醒称,近期,不法分子冒充政府部门以“95”开头的诈骗电话发送“医疗补助金到账,逾期收回”等短信或电话,以“确认领取”为由,诱导点击链接、提供个人信息或转账,如收到类似电话或短信内容,千万不要相信对方,不要点击不明链接。
北京联合大学商务学院金融系教师杨泽云对贝壳财经记者表示,近年来,保险销售渠道在推动行业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大量销售误导、违规宣传等问题,严重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影响保险行业健康发展。尽管这些行为多发于中介机构等销售终端,但保险公司作为产品提供方、利益核心方,应对渠道销售行为承担监管与管理责任。
“目前,一些保险公司存在‘重业绩、轻合规’的倾向,缺位渠道合规管理,既不利于消费者保护,也形成了系统性合规风险。为强化行业治理体系,建议明确并压实保险公司在渠道销售行为中的管理责任,推动建立完善的合规管理机制。”杨泽云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