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22时左右,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乌盖苏木东乌盖沟上游突发山洪,造成野外露营人员失联。截至17日10时,1人获救,8人遇难,4人失联。
据央视新闻报道,接报后,应急管理部立即作出部署,要求全力组织救援,核清失联人员情况,并派出工作组赴现场指导救援处置。
相关部领导视频连线内蒙古自治区应急管理厅、消防救援总队和救援现场,持续调度指导处置工作。当地消防救援队伍立即调派专业力量赶赴现场处置。截至本文发稿,搜救工作还在继续紧张进行当中。
山洪灾害常见于山区、丘陵区及河流沿岸地区,尤其是在流域面积较小的溪沟或荒溪中,这些区域水流快速且易受强降雨触发,具有突发性,水量集中流速大、冲刷破坏力强,水流中挟带泥沙甚至石块等特点,一般分为暴雨山洪、融雪山洪、冰川山洪等。
内蒙古地广人稀,夏季气候凉爽,拥有火山、草原、沙漠、森林等多样景观,适合避暑露营。与此同时,每年7、8月是内蒙古中西部山区的山洪高发期,此时的降雨具有短时、量大、突发性强的特点。
与城市露营不同,野外露营是以自然环境为活动场域的户外生活方式,因此需要规避地质灾害,以及应对突发的气象现象等。
公开资料显示,乌拉特后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北部、巴彦淖尔市西北部,地处阴山北麓。乌拉特后旗地处中温带,属高原大陆性气候,夏季干旱降雨少,日照强烈,水分蒸发量大。
巴彦淖尔市水利局的微信公众号介绍到,东乌盖沟发源于乌拉特后旗潮格温都尔镇希日淖尔嘎查的滚吉拉格山顶,全长约57公里,流域面积456平方公里。该区域属于山区,地形复杂,土质以山地棕钙土、风化粗骨土为主,植被覆盖率较低,夏季降雨易引发山洪。东乌盖沟曾于1975年8月6日发生大洪水,调查洪峰流量1350立方米/秒。
《中国气象报》指出,每年7月下旬至8月上旬,我国正式进入“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此时段降水主要影响内蒙古、河北、山西、北京、天津等华北地区,降水天气明显增多,易出现洪涝及次生灾害,如城市内涝、山洪、山体滑坡、泥石流等。
水利部和中国气象局在8月15日18时联合发布山洪灾害气象预警:预计内蒙古包头等地可能因局地短历时强降水引发山洪灾害,提醒各地注意做好实时监测、防汛预警和转移避险等防范工作。
2006年10月27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报告》。这是中国第一部由国务院多部门联合组织编制完成的防治山洪灾害的专项规划。
界面新闻经查询水利部网站获悉,早在2月24日,水利部召开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会议,分析研判今年汛情旱情形势,安排部署水旱灾害防御重点工作。国家防总副总指挥、水利部部长李国英强调,要扎实推进小流域山洪灾害“四预”能力建设,加快完善山洪灾害防御体系,全力防范化解山洪灾害风险。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