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中国平安业绩会:净利为何下滑?为何举牌同业?

亿通速配 万生配资 2025-08-27 1 0

界面新闻记者 | 张晓云 曾令俊

8月27日,中国平安(601318.SH02318.HK)召开2025年半年报业绩发布会,平安集团董事长马明哲携一众高管出席。对于净利润下滑、举牌同业公司、寿险改革等热点问题,平安高管均做出了回应。

财报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平安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777.32亿元,同比增长3.7%;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80.47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65.72亿元,同比下降8.8%。现金分红水平稳定增长,将向股东派发中期股息每股现金人民币0.95元,同比增长2.2%。

600亿元浮盈没在利润表体现

上半年,中国平安净利润同比下滑,但营运利润却同比增长。针对净利润与营运利润同期产生的差异,中国平安副总经理兼首席财务官付欣表示,背后主要有三个关键因素:

一是平安集团在今年一季度并表平安好医生,由于会计处理产生了-34亿元的一次性损益,由此影响了增速4.6个百分点。

二是平安集团因发行港股可转债导致的“happy problem”(幸福的烦恼):即在股价上升时,可转债的估值在会计处理上反而会出现短期下降。但付欣强调,在可转债转股之后的全生命周期内,这种下降并不影响财务报表。

三是上半年中国平安配置了很多股票,被计入了OCI(其他综合收益),使得“资本利得”不计入利润表,大概有600亿元浮盈没在利润表体现。



因此,付欣表示,对保险企业不该过度关注因投资波动导致的短期利润变动,建议市场更多关注营运利润指标。

为何举牌同业公司

今年以来,中国平安在银行股、保险股领域开启“扫货”模式,频繁举牌多只港股,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8月11日,港交所披露,中国平安以32.07港元/股均价增持中国太保H股174万股,耗资5584万港元,持股比例由4.98%升至5.04%,触发举牌;仅隔一天,8月12日,平安再度出手,以22.41港元/股均价增持中国人寿H股950万股,耗资约2.13亿港元,同样触及5%举牌线。

上一次出现类似场景还是2019年中国人寿举牌中国太保——也就是说,险资时隔六年再次举牌同业。

中国平安联席首席执行官郭晓涛表示,中国平安投资同业公司和其他金融行业公司主要会坚持“三可”原则,即经营可靠、增长可期、分红可持续。中国平安投资策略有五个匹配,包括久期的匹配、成本的匹配、现金流的匹配、收益率的匹配以及监管要求的匹配。在整个大的方向上,负债端持续从传统险向分红险转型,降低负债端的负债成本。

中国平安总经理兼联席首席执行官谢永林表示,根据交易所信息披露原则,举牌是中国平安配置股票到达一定比例,但平安并不是突然大额配置,是一直在慢慢加仓,有一个过程。

谢永林表示,资本市场政策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效果非常明显,市场信心正在不断回暖;二是政策发力准确,一系列政策组合拳从市场规则、产业扶持、风险化解等多方面共同发力,夯实了资本市场发展根基;三是发展是可持续的,保险资金、公募基金等一系列改革动作,推动各类中长期资金加速入市,不断构建长期价值的理念。

他表示,中国市场当前估值水平仍处合理区间,作为耐心资本,平安集团将会持续加大权益配置,将围绕新质生产力和高分红两个方向适度加大权益类配置。

三大动力驱使寿险高速增长

财报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平安寿险及健康险业务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39.8%,新业务价值率(按标准保费)同比上升9.0个百分点;代理人渠道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17.0%,人均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21.6%;银保渠道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168.6%。

谈及寿险新业务价值过去十几个季度持续增长,郭晓涛表示,主要源于三大动力:

一是行业趋势,低利率环境下,寿险进入黄金发展期,成为中等收入群体财富配置压舱石,平安寿险所提供的财富保值增值、家庭保障、医疗养老增值服务三重价值具有竞争力。

二是源于寿险在过去几年持续改革创新,现在释放改革红利,代理人渠道、银保渠道、社区金融服务渠道多渠道释放成效,银保渠道、社区金融服务及其他渠道贡献了平安寿险新业务价值的33.9%。另外,还有产品+服务红利,行业逐步进入同质化竞争阶段,只有增值服务才能形成差异化优势,所以公司重视增值服务,可以有效满足客户的多元化需求,为自身贡献长期发展动力。

三是来自AI(人工智能)的驱动,平安过去持续投入科技,利用AI和数据分析,让销售队伍的获客、留客、迁客及营销转化效率大幅提升。

郭晓涛表示,多年前,平安集团董事长马明哲就在内部提出,数字化会全面颠覆商业模式,全面数字化是平安集团最重要的系统化转型,AI有四大关键因素:数据、算法、算力、场景。



他指出,平安在AI技术的战略思考是“五智”战略,具体为智能化营销、智能化服务、智能化运营、智能化管理、智能化经营,核心逻辑是AI IN ALL。

“我们会用AI把整个金融的价值链从头到尾全部做一遍,把医疗养老的价值链嵌入进去。”郭晓涛表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