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丰西西
图 /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邓鼎园
策划 / 林洁 黄丽娜 董柳
统筹 / 丰西西 宋金峪
" 我不怕,我是一个孤儿,打死一个日本鬼子我都赚了!"
80 多年过去,当年穿越硝烟战火的青春少年,如今已白发苍苍、步履蹒跚。当回忆起那个烽火硝烟的年代,98 岁的抗战老战士、老党员,梅州市离休干部欧光其依旧目光坚定,字字铿锵。
欧光其,1927 年 6 月出生于广东中山,1944 年 3 月参加革命工作,1947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8 年,在党组织的安排下,他来到梅州,在这片红色革命热土上继续发光发热。
" 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我,我一生都要跟着中国共产党!" 这是欧光其时常说的一句话,也是他一生坚定践行的诺言。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近日,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来到位于梅州市梅江区法政路的欧光其的家,听这位抗战老兵讲述波澜壮阔、血火交织的抗战故事。
" 与其被杀死,不如上战场杀敌 "
"1940 年中山沦陷后,日军在中山实行‘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后来遭遇大旱,祸不单行,我的父亲、母亲、兄弟姐妹都饿死了,家里就剩我一个人了。" 当时的欧光其才十五六岁,他一边讨饭,一边躲避日寇残杀," 死了很多人,有被日本兵杀死的,有饿死的,很多小孩跟我一样成了孤儿 "。
亲眼看见日本侵略者在家乡烧杀抢掠,亲身经历家破人亡、流离失所的悲惨,刻骨铭心的痛苦激发了少年欧光其内心的血性:与其被他们杀死,不如上战场和他们拼杀!
在当地地下党组织的介绍下,1944 年 3 月,17 岁的欧光其加入了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五桂山抗日游击队,被编入中山人民抗日义勇大队,从此走上了革命道路。
欧光其说,在他走投无路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部队收留了他,让他有机会上战场,他内心坚定了 " 一生跟党走,一辈子跟着部队走 " 的信念。
" 武器简陋,就一颗颗子弹打 "
" 一开始是做通讯员,我们年纪小,不容易被日军注意到。" 欧光其回忆,当时,他曾多次穿越烽火线成功完成送信、传达口头通知等任务。当通讯员不容易,需要头脑灵活,有极强的应变能力。" 有一次送信的时候差点被敌人发现,我嚼碎了写有情报的纸条,吞进肚子里才躲过一劫。" 欧光其说。
身负国仇家恨,年轻的欧光其曾多次上阵杀敌。" 当时游击队的条件艰苦,有时候还吃不上饭,相比之下,日本兵的武器先进很多,机枪‘哒哒哒’扫过来。我们的武器简陋,就一颗颗子弹打,大家枪法都很准,‘砰’‘砰’就把敌人打死了。" 欧光其在实战中成长,内心那团热火始终燃烧着,支撑着他在枪林弹雨中冲锋陷阵,在面对敌人的凶猛火力时勇往直前。
数十年过去,岁月的痕迹无情地镌刻在他的脸庞,记忆也因时间的流逝而变得斑驳。可每当说起当年杀敌的情形,这位将近百岁的老人眼里总是闪着亮光:" 面对敌人,只有冲锋向前,绝不退后!我不怕,我是一个孤儿,打死一个日本鬼子我都赚了!"
"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一生都要跟着党 "
抗战胜利后,欧光其跟随部队投入解放战争。1946 年 7 月,他随东江纵队北撤至山东烟台。根据中共中央指示,以北撤的东江纵队指战员为骨干,中国人民解放军两广纵队于 1947 年 8 月在华东前线成立。欧光其被编入两广纵队,曾历经豫东、济南、淮海等战役。1947 年的一天,正在执勤的欧光其发现大部队中的通信电台出现了火苗,他立即报告上级并马上喊人灭火,保住了当时极为珍贵的通信电台,立下了三等功。也是在这一年,欧光其被推荐加入中国共产党。
" 一开始以为加入游击队就是加入共产党,后来真正入党了,我感到非常光荣!" 欧光其说,"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我一生都要跟着共产党!"
1949 年,欧光其随两广纵队南下,参加解放广东的战役。新中国成立后,欧光其分别在中南军区海军独立水警区、中南军区海军万虎水警修运科、广东省公安厅劳改局新生二厂任职。1958 年,在党组织的分配下,他来到梅州四望嶂煤矿工作。
在梅州工作期间,欧光其始终保持着部队的作风,奋战在第一线,出色地完成各项任务。20 世纪 70 年代,他转至梅州市农业机械总公司担任股长。有一年做完白内障手术后,他直接回单位上班了,家里人很担心,但怎么都拦不住他。欧光其说,在他心里,这些都算不得什么苦。1987 年,他在梅州市农业机械总公司光荣离休。
如今,欧光其依旧住在位于梅州市梅江区法政路的单位老宿舍里,这是一套小小的楼梯房。每天早晨和下午,98 岁的欧光其会下楼散步。子女担心他爬楼梯太辛苦,多次劝他搬到电梯房,都被老人拒绝了。
生活朴素,欧光其却十分知足。在他看来,能够过上安定和平的生活,已经很幸福了。闲暇时,他会拿出当年的勋章,仔仔细细地擦亮,也会不时翻看老照片,回忆往昔。他很喜欢唱两首歌,一首是《松花江上》,一首是《唱支山歌给党听》。他说,这两首歌的歌词就是他的经历和心声的真实写照。
【记者手记】
伟大抗战精神
永放光芒
80 年前,他们肩负家国使命,迎着枪林弹雨奔赴战场;80 年后,他们白发苍苍却目光坚毅,见证着山河无恙、烟火寻常。
见到欧光其时,他腰杆笔直地坐在沙发上,98 岁的他精神矍铄,一言一行透着军人的气质。回忆起那段波澜壮阔、血火交织的岁月时,他的双眼里饱含泪水,也闪烁着光亮。
在采访过程中,他不止一次地说:" 我是一个孤儿,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我,我的一生都跟着中国共产党!" 这样的信念,如同烙印一般,深深地刻在了他的心里,让我真切感受到,这位老兵对党和国家、民族的赤诚之心。
他向我展示了自己珍藏的抗日战争胜利纪念章,这是他最宝贵的物件,也是他一生的荣耀。纪念章在阳光下闪耀着光芒,正如他内心的信念,纵使历经血与火的洗礼,依旧无比坚定。
那一刻,我突然懂得,伟大抗战精神从来都不是抽象的口号,它藏在老兵带伤的身体里,藏在他们对家国的热爱中,藏在我们血脉相承的记忆里。
采访前,梅州市芹洋学校学生张伊诺得知我们要采访欧光其,自行来到了他家,和我们一同采访。在采访过程中,这位 13 岁女孩静静地听,她的眼神里充满希望的光芒。她告诉我,看着爷爷讲故事时生动的表情,她心潮澎湃,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理想。
那一刻,我真切感受到,伟大抗战精神,穿越时空的隧道,在岁月的长河中熠熠生辉,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这精神,永放光芒!(丰西西)
编辑:郑健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