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晚间,动力系统龙头潍柴动力(000338.SZ)交出了2025年上半年的成绩单: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31.5亿元,同比增长0.59%,归母净利润56.4亿元。
界面新闻注意到,在复杂多变的全球经济环境下,公司依然保持了千亿营收规模,继续夯实行业龙头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在营收微增的背后,这家动力系统巨头正悄然进行战略转型,M系列大缸径发动机、数据中心用发动机产品等高价值大缸径产品开始放量,新能源业务异军突起,逐渐成为公司新的盈利增长点。
在业绩保持稳健发展的同时,公司延续高比例分红政策,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58元,上半年分红比例提升至57%,这也展现出对股东回报的重视以及对未来现金流的信心。
高价值大缸径产品持续放量
根据潍柴动力最新披露的半年报,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31.52亿元,同比增长0.5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6.43亿元,同比下降4.40%。
在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国内经济继续回升向好的大背景下,潍柴动力通过技术创新赋能、优化产业链条,核心竞争力持续增强,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从财务数据来看,公司期末总资产进一步攀升至3653.19亿元,比上年度末增长6.23%;在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方面,公司今年上半年增长3.27%,达到895.31亿元,这也从侧面展现出企业规模的稳步扩张。
尽管归母净利润略有下滑,但需要注意的是,公司的产品结构正在持续优化,高端化战略业务实现快速增长。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共销售发动机36.2万台,其中M系列大缸径发动机累计销售超5000台,同比增长41%。
以数据中心用高价值发动机为例,该产品今年上半年累计销售近600台,同比大增491%,已经远超去年全年销量,成为中报最亮眼的增长点之一。
实际上,M系列大缸径发动机的销量猛增,在去年已有“前兆”。
据了解,2024年潍柴动力M系列大缸径发动机销售8100余台,主要得益于数据中心产品销售同比增长148%,达到近400台,尤其是数据中心海外销售实现爆发式增长。
在数据中心用发动机销量增长的背后,是全球科技巨头持续上调资本开支,AIDC景气度居高不下,推动数据中心备用电源市场的快速扩容。
据中金研究,大缸径发动机占柴油发电机组总成本约70%至80%,2025年中国数据中心用大缸径柴油发动机市场规模有望接近百亿元,2026年全球数据中心用大缸径柴油发动机市场规模超400亿元。
高单价与高毛利是大缸径发动机业务的典型特征。据了解,目前数据中心领域普遍采用2MW/台的柴油发电机组,单台售价约200-220万元。然而,随着排量的提升,大排量发动机单位排量的价格并非线性成长,因此大排量发动机的毛利率显著高于小排量发动机。
据悉,潍柴动力用10年时间完成了全系列大缸径高速发动机的开发布局,目前已在数据中心备电市场拥有较强竞争力。作为多年深耕大缸径发动机研发的行业先锋,公司有望持续享受行业红利,驱动业绩增长。
潍柴动力管理层显然已经预判到了这一点,并提前做好了准备。
在今年3月份接受投资者调研时,潍柴动力表示,“2025年公司M系列大缸径发动机及数据中心产品预计实现同比高速增长。公司后续将发挥技术性能、产能、交付效率等优势,加速抢占数据中心等重点高端市场,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及盈利能力。”
动力电池销量激增91%
今年上半年,国内重卡行业在政策驱动和转型升级的双重作用下,呈现稳健复苏态势。A股重卡产业链上下游上市公司普遍呈现业绩稳增长态势。
界面新闻注意到,今年上半年,国内重卡行业销量为53.9万辆,同比增长6.9%。其中,国内新能源重卡销量7.9万辆,同比增长 186%,几乎相当于去年全年的销量(8万辆),这也成为支撑重卡销量增长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关键因素。
具体到潍柴动力来看,今年上半年,公司旗下新能源业务同样表现亮眼:公司新能源车销量超过1万辆,同比增长255%,超过行业平均增速。
对于潍柴动力来说,新能源行业被持续看好。
“随着成本的不断下降以及续航、充电效率等技术的不断进步,新能源未来应用空间将进一步扩大,渗透率将进一步提升”。潍柴动力方面表示,公司在传统动力升级与新能源突破两大领域齐头并进,实现产品的全面迭代与技术的多维跃升。
而在新能源业务的核心领域——动力电池制造方面,潍柴动力亦做好了周密布局。
今年上半年,随着潍柴(烟台)新能源动力产业园一期正式投产,报告期内公司动力电池销量达2.32GWh,同比增长91%,增幅远超行业表现。
界面新闻注意到,潍柴(烟台)新能源动力产业园一期于今年上半年正式投产,首台搭载刀片电池技术的动力电池产品下线,为新能源商用车、工程机械提供高端动力解决方案;重卡全系列动力电池实现“电量大、充电快、适配广”技术全面提升,轻卡电池以140kWh超大电量、2C超快充及4500次超长循环寿命领跑行业。
据了解,潍柴动力新能源产品已经广泛应用在重卡、轻卡、客车、工程机械等领域,为新能源战略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其中,潍柴电池产品共有100余款,电量覆盖2-1000kWh。
当下,公司在新能源领域的布局已经开始收获成果。有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公司新能源动力科技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7%,达到12.1亿元。
根据潍柴动力年初制定的目标,“2025年公司力争新能源收入实现同比翻番以上增长”。
这一目标的实现兼具外部的市场机遇与内部的能力支撑。对此,潍柴动力给出的主要措施包括:推进新能源产品技术创新及平台迭代升级,形成产品的差异化优势;加大市场开拓力度,首先保障集团内客户产品交付,加速推动车型拓展和推广;同时,加快推进集团外客户的配套对接工作。
全球化布局持续贡献业绩
潍柴动力通过全球范围内的多元产业布局,有效平衡了单一市场波动风险,为业绩稳定提供了重要支撑。
整体来看,2025年上半年,公司各大业务板块表现各异但总体稳健。
在整车业务方面,旗下子公司陕重汽坚持市场导向与技术创新双轮驱动,上半年整车销量7.3万辆,同比增长14.6%,产销规模持续提升,市占率升至13.5%。
而在全球农机行业整体承压的背景下,公司农业装备业务却实现逆势突围。
数据显示,潍柴动力旗下子公司潍柴雷沃经营业绩表现稳健,战略市场拓展成效突出,上半年有力克服行业下滑影响,实现营业收入98.6亿元,其中出口收入11.5亿元,同比提升18.6%。
要知道,今年上半年从全国范围来看,农业装备行业销量为21.8万台,同比下滑7%。
界面新闻注意到,潍柴雷沃之所以能实现逆势增长,主要得益于中国农机装备高端转型的背景下,公司高端智能产品技术竞争力不断提升,战略性高端产品市场表现优异。比如动力换挡拖拉机、小麦机GM系列结构占比同比大幅提升,18行电驱播种机打破国外垄断,气吸精播机成功进入东北高端市场。
潍柴雷沃的高端化路线,无疑离不开技术创新的支撑。潍柴动力表示,科技创新驱动战略实绩突出,高端产品技术竞争力不断提升。发布玉米机CE、CF系列节油增收新产品,油耗降低15%,籽粒损失率降低75%,重新定义玉米收获标准;潍柴雷沃发布的智慧农业整体解决方案,大幅提升作业效率,降低生产成本,高效助力增产丰收。
潍柴动力的全球化布局正在持续贡献业绩。
2025年上半年,公司控股子公司德国凯傲集团客户需求有所增长,新增订单62.1亿欧元,同比增长22.2%,其中二季度新增订单创历史最高水平。实现收入55亿欧元,调整后息税前利润3.85亿欧元,关键绩效指标符合预期。
另一家控股子公司美国PSI电力系统业务实现高位增长,业绩创下历史新高,实现营业收入3.3亿美元,同比增长59%,净利润0.7亿美元,同比增长145%。
现金分红比例提升至57%
界面新闻注意到,在业绩保持稳健发展的同时,潍柴动力保持了高比例分红政策。
据悉,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58元(含税),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本次预计派发现金分红金额为31.05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潍柴动力上半年分红比例持续提升至57%,2021年以来公司现金分红总额超过190亿元。高分红政策体现了公司回馈股东的意愿,也反映了管理层对未来发展的信心。
今年年初,面对行业变革与市场波动,潍柴动力提出,公司将在巩固现有优势业务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六大转型”:全力提速新能源、加快数智化转型、做强做大后市场、重点加码大缸径、聚焦非道路市场、全力抢抓出口市场。
如今,站在半年报披露的时间节点回顾,公司上半年高端化战略业务之所以能实现快速增长,与管理层提出的“六大转型”战略密切相关。
展望下半年,潍柴动力方面表示,公司将以技术创新为基、全球视野为舵,持续巩固多元业务格局和抗周期能力,为全年目标圆满完成奠定坚实基础,致力为股东与社会创造可持续增长价值。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