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鱼泡直聘创始人周峰:离老大哥还差得远,但谁不想做第一?

亿通速配 亿通资讯 2025-09-09 4 0

界面新闻记者 | 徐美慧

界面新闻编辑 | 文姝琪

这两个月,如果你在北上广的地铁站里停留片刻,很可能会被一张黄蓝撞色的魔性广告捕获——画面中,创始人周峰嘟着嘴比出“打电话”手势,标语直白:“找工作!鱼泡直聘,电话聊就是快!”



网友忍不住调侃:这哪是通勤路,分明是“周峰痛城”。(二次元术语,表达大量装饰物悬挂展示的意思)

热度之外也有分歧,有人吐槽“土”“low”,还有人觉得“油腻”“爹味儿足”。88年生的周峰对外界的负面评价看得很淡,在接受界面新闻独家专访时,他表示:“我不靠颜值,也没有别的爱好,成就感全部来自事业,所以可以为事业拼命。”

鱼泡直聘在地铁站投放的广告。图片来源:鱼泡直聘

吐槽之余,不少人更好奇:这家突然冒头的招聘平台,到底什么来路?对于白领来说,鱼泡或许陌生,但却是蓝领最常用的招聘平台,位列蓝领招聘第一梯队。

周峰于2017年在成都创立鱼泡网,起初是为传统“等活儿”的蓝领工人提供线上找活渠道。随着平台蓝领用户规模突破1亿、日活超过400万,鱼泡已经坐上蓝领招聘的头把交椅。

然而蓝领市场的天花板相对有限,白领招聘才是更广阔且利润丰厚的蓝海。根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24年中国网络招聘行业研究报告》,2024年中国网络招聘市场规模约183亿元,预计2025至2027年均增速为6.7%。根据36氪的报道,蓝领招聘的客单价远低于白领,ARPU(每用户平均收入)只有白领招聘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

周峰告诉界面新闻,长远来看“未来没有蓝领白领之分,一般都是蓝领白领化、白领蓝领化”。随着年轻一代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农民工”的传统概念将逐渐消失,蓝领和白领的界限日趋模糊,招聘平台必须同时服务两类群体。

简单来说,如果鱼泡只提供蓝领岗位,很多受过高等教育的求职者就不会来使用。正如周峰所说,“没有谁会大学毕业就想去工地搬砖或去工厂拧螺丝”。基于这些考量,鱼泡直聘在今年宣布战略升级,正式进军白领招聘赛道。

为了迅速打开白领市场,周峰采取了激进的营销打法。

从地铁到电梯、从公交到小区门禁,鱼泡把“必经之路”全打通,近距离、高频次、抬头即见的密集投放,硬生生把一个并不家喻户晓的名字,推到了通勤人群的眼前。虽然最初夸张的广告画风引发争议,但不可否认鱼泡因此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度。

鱼泡还想出一个“杀招”,那便是免费的价格策略。它想用价格来换规模,企业免费发布职位,以吸引更多优质岗位入驻。“全免费”的口号出现在鱼泡直聘各类宣传中,周峰甚至将自己的微信名都改成了带有“招白领 免费”字样。

然而,鱼泡闯入白领招聘也意味着踏入红海。

从业多年的智联招聘、前程无忧等老牌平台依然拥有深厚的企业客户资源,BOSS直聘则凭借直聊模式在白领市场高速崛起。根据BOSS直聘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其月活跃用户数达到6360万,并继续以16.5%的同比增速扩大领先优势。

作为白领招聘领域的“老大哥”,BOSS直聘2024年全年营收高达73.56亿元。按官方口径,BOSS直聘的业务规模至少是鱼泡直聘的七倍之多。

与此同时,BOSS直聘近年也在加码蓝领招聘,将蓝领业务作为新的增长引擎。根据财报,2025年第一季度,BOSS直聘来自蓝领市场的收入占比已达39%,一季度新增用户中蓝领群体占据45%。

也就是说,鱼泡直聘不仅要在白领战场与强敌争夺用户和客户资源,还要提防巨头下沉蚕食其蓝领基本盘。

周峰把鱼泡直聘比作招聘界的“拼多多”,专注服务那些传统网络招聘平台未触达的“五环外”下沉求职人群。如今为了在白领市场“破圈”,周峰亲自下场代言,哪怕被吐槽、哪怕引来争议不断,也坦然接受,这位创始人直言“豁出去了”,因为他想让鱼泡在扎堆的招聘软件里被记住。

在与界面新闻的对话中,周峰直言鱼泡在白领招聘领域仍处于起步阶段,“还早,还早,长征路还得慢慢走”。

以下为界面新闻对周峰专访实录,略有编辑:

招聘界的“拼多多”

界面新闻:你早年大学在校期间多次创业,这些经历如何影响了后来创立鱼泡直聘?为何最终聚焦蓝领招聘?

周峰:我出身农村,父母都是农村务工人员,家里比较穷,上大学的时候爸妈咬牙供我上了一所学费很贵的大学。

我进校不到10天就开始送外卖挣钱,后来我觉得外卖生意可以和食堂合作,就自己去联系食堂,招兼职发传单、送外卖、接电话做客服、算账,从此踏上了做小生意的路子。大学期间,能折腾的买卖我几乎都干过,比如卖床上用品、帮人装电脑、卖U盘台灯插线板等。

这些经历给我积累了一点资金,在摸爬滚打中也学到了一些带团队、分析问题做决策的能力。不过以前做的很多生意都是小打小闹,但算不上事业,因为盘子太小、天花板太低,请不到优秀的人才,做不出有护城河的东西。后来我就想,一定要选一个天花板高、能当成事业来做的方向。

之所以选择蓝领招聘赛道,也是出于对下沉就业市场的持续观察。因为我老家在农村,父母身边都是务工的农民工,对这个群体我比较了解,也发现了他们确实有痛点:很多农民工还在依赖“老乡带老乡”“劳务市场”和“马路边”等线下方式,信息非常不对称。分析后我们做出了一些判断:

第一,蓝领群体够大,仅建筑和装修行业就有七八千万工人,再加上制造业、服务业、物流业,全国蓝领用户有好几亿人。一个用户赚一块钱也是好几亿了,市场天花板非常高。

第二,这个行业当时是下沉市场,老牌招聘平台甚至新崛起的一些平台,当时其实都没有真正服务到农民工群体,没有触及工地上的包工头和一线工人。

第三,这些年,我们发现蓝领群体开始上网了,他们用上了智能手机,刷快手、刷抖音,在用微信。就此,线上化撮合的窗口期出现了。

我们将鱼泡定位为更接地气的招聘平台,也就是“招聘界的拼多多”,就像拼多多“看到”其他平台没关注到的“五环外”用户和白牌厂家,然后下沉去满足了他们的网购需求。我们当时就是服务了那些没有上网找工作习惯的包工头和工人,让他们学会用手机找活儿。

界面新闻:在蓝领招聘赛道,鱼泡取得了哪些成绩?

周峰:在蓝领招聘领域,我们用户规模超过一亿,日均约四百万求职者找工作。

我们把“跟包工头等活”的线下模式搬上网,缩短了求职者的空档期,并从工程工种扩展到制造、服务、物流等更广泛的蓝领领域,用户基本覆盖了农村老中小的全年龄段。

鱼泡也在坚持岗位与效率的朴素目标,不做花哨表面功夫,产品按钮做大、流程做“傻”,让第一次触网的用户也能迅速上手。

周峰。图片来源:鱼泡直聘

界面新闻:为何选择在今年从蓝领进军白领市场?这是否意味着你判断蓝领市场增长见顶,还是出于其他对未来的判断?

周峰:我们大概从今年4月开始全面启动白领招聘。倒不是因为蓝领招聘见顶,而是出于几个长远考虑,毕竟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第一,我们判断,未来蓝领和白领是没有严格区分的,蓝领会慢慢“白领化”,白领也在“蓝领化”。以后出来找工作的年轻人,也就是新一代求职者,他们普遍受教育、是互联网原住民,不会再有完全没读过书就进城干活被贴上“农民工”的标签,所以未来所有求职者其实差不多。

第二,年轻求职者都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自己的期望也不低。没有人会说“我大专毕业就只想去工地搬砖、去工厂拧螺丝”,大家都会想找更好的工作。如果我们的平台上只有蓝领岗位,很多年轻人压根不会来,所以我们一定要有白领工作,让更多求职者愿意来鱼泡。

第三,技术迭代降低了服务不同人群的壁垒。招聘的本质是信息撮合,撮合蓝领和撮合白领差别不大,只是在交付流程和界面上有些区别。有了AI以后,完全可以做到千人千面,技术上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难关。

此外,我们判断,只有综合更大的平台才能走得更远。再叠加目前我们已经有了各方面的积累,觉得转型就在当下。

界面新闻:那么从蓝领招聘转向“蓝领+白领”全品类招聘平台,鱼泡在产品和战略上具体做了哪些变化?如何平衡不同用户群体的产品需求差异?

周峰:在产品上,我们上线了白领岗位的分类,针对白领用户做了不少体验和交付逻辑的适配,让产品更符合白领求职的习惯。在内部组织上,公司内部做了两大板块的业务线拆分。

实际上,蓝领招聘和白领招聘在产品形态或者招聘逻辑上差别并不大,没有本质区别,只是字段、推荐模型要重新训练,交互逻辑等做相应改动。我们内部预估半年到一年的时间技术上就能完全跟上白领需求。

另外,我们坚持对白领招聘中的应聘者实行长期免费;对于招聘方企业端,实行“免费两年”。目前白领业务仍处于冷启动阶段,两年免费是为先把供给做“厚”,让更多企业愿意进来发布职位,形成更全面的岗位池,随之带动求职端活跃,逐步建立网络效应。

我们非常清楚,目前与行业头部相比还有距离,在岗位丰富度与产品体验上仍有差距,要达到可比水准,至少还需要半年到一年的建设与打磨。

界面新闻:在转型白领招聘中,此前在蓝领招聘领域积累下来的经验如何延用?

周峰:团队延续肯定是第一位的,我们的核心团队有丰富的招聘行业经验;另外,产品技术有积累,App底层代码起码有80%是可以复用的,不用推倒重写;此外,还包括资金的积累,以及存量用户中本就沉淀了一部分白领HR与简历,可以自然外溢。

我们在2024年底收购了海投网,补齐了校招板块,吸引了大量大学生注册。

界面新闻:刚刚你提到了AI可以实现千人千面的效果。那么鱼泡在技术侧,用AI发挥了哪些作用?

周峰:我们在内部流程上,岗位、简历、企业资质审核、客服应答、销售线索分配与对话建议、全量质检等已规模化使用AI,整体的效率已经提升了大概30%;研发侧,代码生成的效率提升了四成。

在招聘过程,我们推进了招聘与求职助手、AI招聘专员与AI面试,目标是将筛选、邀约、初面等环节逐步自动化,未来目标是奔向“自动化招聘”,我认为这是下一代的招聘平台的核心竞争力。

鱼泡的“疯狂营销”

界面新闻:最近几个月,我们看到鱼泡在几个大城市铺天盖地的广告投放,你是怎么规划这种大范围“疯狂”营销的?

周峰:前期蓝领招聘的时候,我们在起步阶段主要抓住了微信私域、公众号、小程序、各类App以及抖音快手视频流等线上流量,前些年线上累计投入约15亿元。

而这次转型白领招聘时,我们换了个“打法”,转向线下。

我们这波线下饱和投放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方面,是稳固蓝领基本盘,因为蓝领端招工的很多HR和老板本身也是城市里的白领人士。我们在线下投广告,有可能触达到一些之前线上渠道怎么都覆盖不到的大企业老板或HR,让他们知道鱼泡直聘,这样能带来更多蓝领岗位。

另外一方面,当然是帮助白领业务起量。过去我们的推广以线上为主,但很多大企业HR天生对线上广告免疫,或者企业内流程复杂,所以你在线上怎么推,底下的人也不敢贸然用新平台,但线下的逻辑不一样。

我们这次的策略是不做高空大屏,而是选择线下的“必经路径场景”,比如地铁、公交、电梯、门禁等必经路径,这些是强制看到的,看完记住了“鱼泡直聘”这个名字,他们就有可能尝试一下。

图片来源:鱼泡直聘

界面新闻:大范围投放后效果如何?日活增长多少?主要客户群体、主要用户群体画像如何?下一步策略如何?

周峰:投放范围目前覆盖了六个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和成都,下一步计划扩展到武汉、郑州、合肥、苏州、南京等城市。

效果还是非常显著的。个别城市的企业(入驻)增长了五六十倍,一些城市单日新增企业“数百至上千”。从大盘上看,目前整体以中小企业为主,但我们现在开始吸引了很多大中型企业的关注,他们开始直接在平台发职位,过去难以进入的总部集采也被打开。

用户上,鱼泡开始积累具备大专、本科背景的青年求职者,有学历的用户占比开始提升,用户年龄段主要覆盖18至40多岁区间。

我还开玩笑跟同事说,以鱼泡原来的资金实力,本来不可能成为最醒目的那家,但这次反而成了最“靓”的仔,所以说我这个人还是比较喜欢堵窄门。

界面新闻:你自己代言的第一版广告照片出来之后,网上有一些批评声音,你如何回应“土”“low”等负面评价?更换新版之后,也有人说换掉后不如原来有辨识度了,你怎么看?

周峰:最开始第一版的广告,其实就是想用夸张手法突出“招聘费用太贵、岗位信息虚假”等行业问题。我在拍广告里学了个武打动作,比划着一块写有“招聘太贵”的牌子,把电话变成双节棍,一下子劈碎,想表达鱼泡要打破行业潜规则,结果照片出来后显得我挺凶,还嘟着个嘴。

广告投放后发现,很多人接受不了,说我“面相不好”“像反派老板”“一看就会克扣员工工资”,甚至上纲上线质疑我的人品了。

如果观众只是吐槽我长得丑,我无所谓,因为我也不靠脸吃饭,但如果上升到觉得人品、公司文化有问题,那就会影响大家对我们产品的看法,毕竟创始人的形象可能会代表公司的品牌,如果因此劝退了用户就得不偿失了。所以我们迅速调整,下架了旧广告,换上新画面。新版本虽然没那么抓眼球,但至少不容易引起误解。

左为原版广告,右为新版广告。图片来源:鱼泡直聘

界面新闻:小红书上出现了一批你真实形象的“洗白贴”,是你让员工发的吗?包括小红书上还征集网友P图玩梗,这是作何考虑?

周峰:嗯……这肯定是要引导一下舆论嘛,让大家知道平时真实的我并不是广告里那样,只是拍摄效果。我们内部年轻员工很多,大家玩梗的点子也不少。

这其实也是想传递一个信息:我们公司氛围很年轻,老板也玩得起梗,不是一言堂。

既然广告风波已经发生了,我们就坦诚接受批评,然后用幽默的方式自我化解一下,反而让不少人觉得这家公司挺有意思。

包括小红书上征集网友P图玩梗,其实是团队集体智慧的结果。我们是觉得,既然发生了争议,干脆顺势而为,将真诚进行到底,出来公开承认网友的批评是对的,也自嘲长得丑。公司员工还开玩笑说,“幸好我长得不帅,否则也不会这么努力创业”。

我一直觉得,真诚是最有力量的。事实证明,这一系列真诚互动进一步把流量炒热了,而且让大家看到鱼泡直聘的团队很敢于自黑、很接地气。

界面新闻:在视频号、小红书等平台,你发了很多出镜视频和帖子,你是想打造个人IP吗?你怎么看创始人做公众IP这件事?

周峰:说实话我并不是爱出风头的人,也不想当网红。我更希望赚钱了低调花,之前没有特别想过打造个人IP。

现在的情况是,目前是由于业务需要,我发现创始人亲自站出来有很多好处,可以直接从市场上一线获取反馈,一些人才看到老板都冲在一线也更愿意加入我们。我最近还通过这种方式挖到不少优秀人才。

关于创始人做IP这件事,我认为如果扛得住压力,有持续打磨自我的定力,是可以的。毕竟创始人出来代言,会让产品可信度变高,用户也会觉得你真诚,又能借此收集用户反馈、对接资源、招到人才。

与之而来的同样有风险,创始人和公司形象深度绑定,一旦翻车影响巨大。同时,在聚光灯下要保持理性,不要被捧杀或道德绑架,如果没有雷军、周鸿祎那样多次起落的历练,创始人骤然成为网红很容易迷失自我,所以我对自己也有警醒。

界面新闻:你本人这次出圈之后,心态上有什么变化吗?

周峰:我个人还好,有一些网上的“凡尔赛”发言其实也是营销需要,并不代表我膨胀了。我始终相信那句话:能蹲多低的人才能弹多高。我是草根出身,曾经穷到尘埃里,所以无论如何现在都是赚了。别人怎么看无所谓,反正我心态没变,这点请大家放心。

从蓝领杀入白领,如何与“老大哥”过招?

界面新闻:鱼泡之前深耕蓝领市场8年,现在开始转型白领招聘。你觉得目前转型进度如何?按百分比算,转型现在大概走到多少了?

周峰:就整体而言,还早呢,长征路还得慢慢走。白领市场刚开了个头,现在占我们平台整体的比重还不高,凭感觉大概10%至20%,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界面新闻:你在朋友圈提到“敢于向行业内的大哥发起挑战,敢于打破现有市场格局”。你如何看待跟BOSS直聘等头部平台的竞争?

周峰:我们肯定是吸引到了“老大哥”的关注,但从规模上,我们与头部之间差得非常远。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打出的免费策略实际影响很大。招聘这个市场,只要一方免费,客户就会涌进来,而免费策略并非哪家都能跟进的。我们“光脚的不怕穿鞋”,可以在局部把供给做厚,毕竟我们在白领招聘领域本来就是从0开始,能往前走一点都是赚的。

更重要的是,做白领招聘反过来也能加强我们的蓝领基本盘。就像“外卖大战”,大家都是为了占据用户更多使用时长、完善生态。同理,我们做白领,不管这个板块本身赚不赚钱,只要白领岗位丰富了,就能吸引更多求职者加入平台,进而带动蓝领板块也更繁荣。

界面新闻:未来目标是想做到行业第一吗?

周峰:我们目前的目标就是要把白领市场做起来。谁在白领市场比我们厉害,我们就向谁学习,然后努力赶超。年轻人嘛,总得有股拼劲儿。老大哥们吃得又饱又好,我们还没吃饱没吃好,不去挑战一下说不过去。

谁不想当当将军?谁不想做第一?谁不想站C位呢?但是这个需要时间,要一步步来,既要选准赛道,也要有耐力,快速迭代奔跑。

界面新闻:目前跟头部相比,你觉得差距还多大?目前鱼泡的营收情况如何?

周峰:差得太远了。头部一个季度就能盈利八个多亿,我们现在还没盈利,体量差一个数量级。鱼泡去年的营收十个亿出头,连老大哥的零头都不到。不过没关系,我们还在高速增长。

界面新闻:除了目前的六个城市,下一步想攻下哪些城市或者哪些行业工种?

周峰:具体计划不方便透露,但总体就是聚焦白领。我们会有所侧重,比如北上广深杭蓉这些地方肯定是主战场,这些城市的策略也有区别,有的是佯攻、有的是主攻。

界面新闻:你之前对外称“希望两三年内上市,做到两三百亿市值”,如今还是这个目标吗?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里程碑是什么?你认为资本市场对鱼泡的最大期待和担忧分别是什么?

周峰:我们目前的目标仍然是三年内上市、冲刺约300亿元市值,还在朝这个方向努力。

我们的打法是以点带面、循序渐进。就是说,不可能一上来就在全国各地全面超越对手,这不现实。我们现在选择在少数几个城市打样,先把某个城市的白领业务真正做起来,做到一个正向网络效应,然后再快速复制到别的城市去。

简单来说,“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我们会集中火力攻下两三个核心城市,形成示范效应,再推向全国。

在资本层面,当然还是用业务说话,只要产品好用、价格合理、复购良好,就会得到市场认可。

界面新闻:下一步,鱼泡直聘有哪些计划?在你理想中,鱼泡最终会成为一家什么样的企业?

周峰:我有一个愿景,希望用科技和服务第一的理念,做成一个让招聘双方都满意的“自动化招聘平台”。求职者和招聘方在我们平台上都高效匹配、快速对接,全流程自动化、智能化。企业对着AI说出需求并完成支付,系统自动完成筛选、沟通、邀约与初面,交付即“可入职的人”。

从团队来讲,我觉得大家上班就是为了挣钱和提升能力,我希望把鱼泡做成有体系、讲逻辑、认业绩还能分钱的公司。

对我来说,创业是一场“无限游戏”,我这辈子没啥别的爱好,就爱创业,能在这找到自信和成就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