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时市场点评9月22日:两市缩量整固,电子板块领涨

亿通速配 万生优配 2025-09-22 2 0
   

  【博时市场点评9月22日】两市缩量整固,电子板块领涨

  每日观点

  今日沪深三大指数震荡上涨,两市成交缩量至2.1万亿,临近假期资金交易或趋于谨慎。上周五两融余额再度缩量42亿,或显示杠杆资金情绪边际收敛。从近期宏观数据来看,经济修复动能有所减弱,但对于全年经济增长目标的影响不大,政策端或将根据内外部环境变化适时发力,考虑到十五五开局的大背景,政策加力的可能性有所提高。国内目前面临的核心问题仍然是需求偏弱,近期高频数据显示耐用品消费有走弱迹象,可能与“以旧换新”政策效果边际减弱有关,近期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或将成为商品消费政策退坡后的有效补充。美联储降息之后,我国货币政策空间也随之打开,四季度政策层面仍有可为,或更聚焦于内需和消费的提振。

  消息面

  9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2025年9月22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1年期LPR为3.0%,5年期以上LPR为3.5%。自今年5月以来,1年期、5年期LPR均维持不变。

  简评:LPR维持不变符合市场预期。作为报价基础的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保持稳定,同时商业银行净息差仍面临压力,主动下调LPR加点的动力不足。当前宏观政策处于观察期,LPR的稳定有助于维持利率环境的连续性。往后看,8月数据显示经济修复动能有所减弱,市场或更关注降准降息等增量政策的可能性。

  央行公告称,9月22日以固定利率、数量招标方式开展了2405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操作利率1.40%,投标量2405亿元,中标量2405亿元。同时,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了3000亿元14天期逆回购操作。此前,央行于9月19日发布公告,对14天期逆回购操作机制进行调整,采用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的方式。

  简评:此次操作机制调整是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框架的优化和完善,旨在更精准地反映机构差异化的资金需求,强化了7天期逆回购利率作为政策利率的地位。央行时隔近八个月提前重启14天期逆回购操作,体现了央行呵护流动性、稳定资金面的意图,有助于缓解季末和长假前的预防性资金需求,进而平抑市场波动。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于9月22日联合印发《钢铁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方案提出,2025年到2026年,钢铁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左右的目标。针对当前行业供给总量过大、有效需求不足的主要矛盾,方案从供需两端协同发力,包括实施产能产量精准调控、推进钢铁企业分级分类管理、严禁新增产能,并增强高端产品供给能力。

  简评:该方案的核心在于“稳增长、防内卷”,旨在通过供给侧的结构性调整和需求端的潜力挖掘,推动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稳定工业基本盘,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明确的增长目标和产能调控措施有望改善市场对钢铁行业供需关系的预期,龙头钢企有望受益于资源要素的集聚和行业集中度的提升。同时,“设备更新”与“低碳转型”的要求或将为相关产业链带来机会。

  市场复盘

  9月22日,A股三大指数上涨。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报3828.58点,上涨0.22%;深证成指报13157.97点,上涨0.67%;创业板指报3107.89点,上涨0.55%;科创100报1442.20点,上涨1.40%。申万一级行业中,电子、计算机、有色金属涨幅靠前,分别上涨3.71%、1.70%、0.98%;社会服务、美容护理、商贸零售跌幅靠前,分别下跌2.04%、1.36%、1.31%。2132只个股上涨,2990只个股下跌。

  资金追踪

  市场成交额为21427.07亿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两融余额上周五收报23981.85亿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

  数据来源:,截至2025年9月22日。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收益。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