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西方多国承认巴勒斯坦国,能推动“两国方案”落地吗?

亿通速配 正规配资 2025-09-23 1 0

加沙战争持续之际,越来越多国家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要求落实“两国方案”。

当地时间2025年9月22日,英国伦敦,在巴勒斯坦驻英国代表处举行的一场仪式上,支持者挥舞巴勒斯坦国旗。  视觉中国 图

据新华社报道,在22日举行的和平解决巴勒斯坦问题和落实“两国方案”高级别国际会议期间,法国总统马克龙宣布法国承认巴勒斯坦国。9月21日,葡萄牙、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宣布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

另一方面,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21日发表声明宣称巴勒斯坦国不会被建立,并指责上述承认巴勒斯坦国的国家正在为“恐怖主义”提供奖励。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副教授韩建伟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表示,越来越多国家承认巴勒斯坦国是一种政治姿态,即明确反对以色列武力占领加沙、不断对周边国家发动战争的行为。“这表明,加沙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正在唤醒国际社会的良知,促使更多曾经将以色列视为友好伙伴的国家从道义与公正立场出发支持‘两国方案’,反对以色列单方面施暴行为。”

但韩建伟也认为,由于美国仍然支持以色列,不排除后者会无视这种施压,让旨在实现巴以和平的“两国方案”无法落地,施压举措可能难以见效。“事实上,以色列不断扩大占领领土的行为,已经令巴勒斯坦国失去了建国基础。”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22日表示,必须坚持“两国方案”不动摇,汇聚更多国际共识,拒绝任何侵蚀“两国方案”基础的单边行动。

承认巴勒斯坦国是什么意思?

根据1933年的《蒙得维的亚公约》,一个国家必须拥有常住人口、明确的边界、独立的政府、和他国建立外交关系的能力。即使某个要素(如领土边界)存在争议,也能承认一个国家。

许多国际法专家认为,巴勒斯坦已在基本层面满足承认建国的条件。目前,巴勒斯坦拥有常住人口,其边界存在争议,但被广泛理解为包括约旦河西岸、加沙地带和东耶路撒冷,这些地区在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中被以色列占领。

承认巴勒斯坦国是一种对巴勒斯坦自决权的正式政治承认,无需触及诸如边界划定或首都认定等棘手问题。承认巴勒斯坦国也将促成全面外交关系的建立,是一种外交升级。

加拿大安大略省皇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前联合国官员阿尔迪伊姆塞伊斯表示,承认巴勒斯坦建国将导致一个重要结果——为“全面审视与以色列的双边关系”提供基础。承认巴勒斯坦的国家必须重新审视其与以色列的协议,以确保这些协议不侵犯其对巴勒斯坦国的义务,包括政治和领土完整,以及经济、文化、社会与民事关系。

曾在国际法院为巴勒斯坦国辩护的律师保罗赖克勒表示,承认巴勒斯坦国的国家并不需要完全中止与以色列的所有贸易。然而,如果一个承认巴勒斯坦国的国家进口来自以色列定居点农场的农产品,有关的贸易协议将构成对不法行为的协助与教唆,进而受到制约。

“两国方案”难落地?

支持承认巴勒斯坦国的人认为,此举有助于推动实现“两国方案”的政治进程。但是,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需要得到联合国安理会表决通过,而非通过联合国大会决定,作为以色列盟友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美国具有一票否决权。

22日,法国和沙特阿拉伯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共同主持和平解决巴勒斯坦问题和落实“两国方案”高级别国际会议,美国已宣布不会参会。

“两国方案”的国际法律起点可以追溯到1947年的联合国分治决议。1993年签署的《奥斯陆协议》为“两国方案”提供了现实框架,2000年代初以后,以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后的边界为基础进行土地划分,逐渐成为国际社会的主流共识。但多轮谈判破裂后,该方案日益失去现实推动力,目前也没有明确的替代方案。

近年来,以色列在议会层面阻碍“两国方案”落地,包括过去两年中3次投票拒绝承认巴勒斯坦国、拒绝“两国方案”、威胁吞并约旦河西岸。

“我认为它(两国方案)早就夭折了,它死于这样一个事实:即从未有实现这一方案的政治意愿。”前巴勒斯坦和平谈判代表布图(Diana Buttu)表示。

国际危机研究组织联合国项目主任高恩(Richard Gowan)表示,外交官担心的一种情况是,“内塔尼亚胡上周宣布‘不会有巴勒斯坦国’后,可能会在(联合国大会)演讲中宣布正式吞并部分巴勒斯坦领土的计划,以回应承认(巴勒斯坦国的)进程。” 

《华尔街日报》报道称,随着以色列升级在加沙的军事行动,“两国方案”比以往时候都更难化为现实,两边人民的不信任度达到峰值。1990年代和2000年代初的民调结果显示,双方都支持“两国方案”的设想。但近年来,两边都只有少数人支持这一想法或认为其在实践中可行。

今年8月,以色列极右翼政客、财长斯莫特里奇“庆祝”在约旦河西岸的中心地带批准建立新的犹太人定居点。“他们将谈论巴勒斯坦人的梦想,我们将继续建立犹太人的现实。这一现实将埋葬巴勒斯坦国的想法,因为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承认,也没有人可以承认。”斯莫特里奇说。9月初,他还提议以色列正式吞并约旦河西岸82%的土地。

英国智库查塔姆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梅克尔伯格(Yossi Mekelberg)表示,除非这些承认巴勒斯坦国的国家决定采取具体措施对以色列施压,例如限制武器销售、制裁个人和组织、限制贸易往来,否则这一举动可能会进一步孤立以色列,但不会动摇其右翼政府。

韩建伟指出,以色列目前已陷入二战以来最孤立的局面,但不排除内塔尼亚胡对外部压力置之不理、一意孤行的可能。“以色列停止在加沙的军事行动,关键在于内塔尼亚胡政府还能撑多久。如果内塔尼亚胡继续执政,停火还是很遥远,‘两国方案’没有落地的空间。” 韩建伟说。

欧洲外交施压成果存疑

除了英、法承认巴勒斯坦国,西班牙、比利时日前先后宣布对以色列实施文化抵制,包括反对其参加欧洲歌唱大赛、取消艺术演出。欧盟还提交了对以色列的制裁提案,涉及制裁人员、暂停贸易优惠,但各成员国尚未就此达成一致。

去年以来,法国和沙特就此游说国际领导人。今年7月,联合国总部组织过一次落实“两国方案”的国际会议。9月12日,联大通过决议,支持法国和沙特起草的关于和平解决巴勒斯坦问题及实施“两国方案”的《纽约宣言》。鉴于许多阿拉伯和中东国家签署这一文件,包括哈马斯的传统盟友,法国认为该协议是突破。

但以色列和美国都反对《纽约宣言》,批评计划承认巴勒斯坦国的西方国家。美国总统特朗普日前访英时表示,“在这一点上,我和首相(斯塔默)存在分歧。”

美以不支持,他国施压或难见效果。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高级研究员、前阿以和谈代表米勒(Aaron David Miller)表示,法国和沙特“没有正确解读特朗普”。

“(解读)缺少的要素,是特朗普从根本上对抗内塔尼亚胡的能力、意愿和想法。(自特朗普上台以来的)9个月里,我没有看到任何迹象表明特朗普在加沙和哈马斯问题上准备向以色列施压。”米勒分析称。

历史上,美国多届政府均公开支持“两国方案”,认为这是实现巴以持久和平的最佳途径。但如今,美国政府坚持认为,巴勒斯坦建国应该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人之间达成全面和平谈判后实现,而不是通过单方面声明或联合国决议。去年,美国否决关于巴勒斯坦申请成为联合国正式会员国的决议草案,声称“巴勒斯坦人无法控制本应属于他们的大部分领土,而是由‘恐怖组织’(即哈马斯)控制。”

韩建伟认为,欧洲对以色列的影响力有限,其制裁措施难以对以色列经济造成实质性损害。欧洲承认巴勒斯坦国与一个真正的巴勒斯坦国建立是两码事,只要美国继续对以色列提供武器,以色列就会继续动武,不需要顾忌欧洲的施压。

尽管如此,法国总统马克龙与其团队坚持认为值得付出这种外交努力。“时机已到,我们不能再等待。”马克龙22日在演讲中说,“我们希望两个国家能在和平与安全中共存。”他表示,巴以冲突持续多年,造成死伤无数,国际社会对此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每条生命都是生命,”他强调,“我们有责任彼此保护。”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