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挤的喜马拉雅商业攀登之路

亿通速配 亿通资讯 2025-09-24 2 0

界面新闻见习记者 秦李欣



界面新闻编辑 任雪松

登顶珠穆朗玛峰之后,于晓晨在回程的飞机上写下了感受:登顶了珠峰却一点不快乐。

让她不快乐的原因之一,便是珠峰攀登高度商业化的现状。

现在,攀登喜马拉雅山已经不再是触不可及的梦想。

喜马拉雅山脉的商业印记不只是见诸于一些品牌公司的商业推广活动。更为大众所熟知的,是那些围绕它展开的“极限运动”体验产业:由王石等一众企业家带起、闯入大众视野的珠穆朗玛峰商业登山热潮,以及日渐成为热门路线的珠峰东坡嘎玛沟、EBC珠峰大本营等徒步路线。

在小红书、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上搜索“珠峰登顶”字样,界面新闻发现,庆祝自己登顶珠峰的帖子数量众多,甚至还有分享如何“速成”登顶世界之巅的攻略。

珠峰商业攀登的路线有两条,一条是位于中国境内的北坡攀登路线,西藏日喀则市江孜县热龙乡,是此次《升龙》表演地,而距离此地约 470 千米处,便是位于中国境内的珠峰北坡大本营。另一条是位于尼泊尔的南坡攀登路线。由于北坡攀登路线价格较高,发放登山许可证有严格的限制等原因,飞往尼泊尔,从南坡攀登,成为大多数想要登顶珠峰的攀登者的选择。

数据显示,2025年春季,珠峰南坡尼泊尔共发放登山许可证456张,北坡中国48张。而在2023年,中国就已首次成为珠峰南坡攀登人数最多的国家,共96人,其次分别是美国87人、印度40人。

让更多人能站在世界之巅、感受极限运动的魅力,是珠峰完善的商业模式在托底。但也同样因为商业化色彩浓厚,诸多商业登山公司也带来了相对完备的技术支持和保障,珠峰正成为欠缺高海拔登山经验的人的第一座8000米级雪山目标,吸引更多人前去攀登。而珠峰攀登途中危险区拥堵以及相关的安全、环保等问题,也随之而来。

登山者和夏尔巴人在冰川上。来源:视觉中国

登山文化彻底玩完了,只剩下商业文化”

界面新闻记者了解到,参加一次珠峰南坡的攀登费用保底在三四十万人民币左右,若需要标配外的额外装备或服务,则可能需花费六七十万人民币左右。

公开资料信息显示,国内开展珠峰南坡登山服务的凯途高山公司在2025年的收费标准是:1对1夏尔巴向导、6瓶氧气收费52800美元/人,2对1夏尔巴向导、9瓶氧气则收费68000美元/人。

国内另一家公司攀登域,则公布了2026珠峰南坡攀登收费标准,其中,多了“摄影师全程跟拍登顶并制作个人纪录片”的服务,费用比标配(1对1向导、7瓶氧气)多了每人8400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费用都不包含个人往返尼泊尔的机票费用、给夏尔巴向导珠峰登顶后的小费(凯途高山注明,不低于1500美元)、厨师团队小费(凯途高山注明,不低于300美元)、沿途及大本营的流量费用。

除了可以多花钱降低攀山难度外,多家公司均提到了能提供较为舒适的登山体验。比如,在大本营有独立的单人帐篷和铁架单人床、马桶卫生间、还配置了高尔夫、扑克牌、游戏机、麻将房、电视等休闲娱乐配置。

中餐也能一直提供至登顶珠峰前的最后一个营地,海拔7900米的C4营地。攀登过程中,夏尔巴向导也会帮客户背氧气瓶、食物、帐篷等物品。

于晓晨认为,评判商业化的标准还包含安全程度。从个人经验来看,她觉得珠峰的直升机救援是目前登山经历中最完善的,可以直接飞到C2营地(海拔6500米)。以至于有些人会钻保险漏洞,没到救援程度,也会在返程时选择直接从C2坐直升飞机返回大本营。

于晓晨对界面新闻说:“当时我们团队有一个国外女生,攀登过程中手指冻伤了,但也没有特别严重。但因为确实有冻伤,就下撤到C2,叫直升机救援,不是自己付费的,因为她相当于受伤了,这个保险会报。”于晓晨透露,团里共二十多人,大约有1/4的人都会直接从C2坐直升飞机回大本营。

中国女子珠峰南坡登山队首任队长,创建高山沸腾户外运动有限公司、中国首家尼泊尔登山基地及组件夏尔巴高山向导团队的麦子对界面新闻表示,登山本来就不是来享受的,而是一个苦难的、磨难的艺术和过程。

麦子也对珠峰南坡高度商业化的现状感到无奈,但有客户曾对她说:“麦子,我花了钱,我是买开心的,你非得要把我弄得不开心。”对此,她直言:“登山文化彻底玩完了,只剩下商业文化。”

但不可否认的是,珠峰南坡的高度商业化,也为当地带来了难以忽视的经济收益 —— 尤其是对依赖登山旅游产业的尼泊尔而言,每年的登山季早已成为重要的收入来源。

商业登山如何做出平衡?

每年的3-5月是尼泊尔春季登山季,4、5月更是珠峰南坡的攀登热门时期。据中新社报道,截至5月11日,2025年尼泊尔春季登山季许可费收入达566万美元,超2024年尼泊尔整个春季登山季的许可费总收入(约506万美元)。其中,2025年春季已发放的456张珠穆朗玛峰登山许可证费用占比最高,为尼泊尔带来超494万美元收入。

麦子向界面新闻介绍,目前在尼泊尔大约有2600多家登山公司。之前,登山公司大都由西方登山公司主导、夏尔巴人提供向导服务,但在2015年左右,夏尔巴向导开的登山公司迅速崛起,并因为价格低廉,吸引了较多的中国客户。

麦子说,2015年左右,夏尔巴人主导的登山公司收费标准维持在3万美元。“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因为早先我们再(怎么)去做,也不会低于4万美元。”

之所以说“可怕”,是因为登山本就是一个环环相扣的系统性工程——麦子曾仔细梳理出有关登山的7大类250多个项目,包涵通信保障、医疗救援、高山除雾、气象分析、修路组、运输组、救援组,陪同客户登顶的高山向导们。“如果价位太低,那这里面肯定有很多环节被打了折扣或是被取消。”

于晓晨则对界面新闻进一步透露,珠峰南坡攀登收费最便宜的可能低至25万人民币左右。她认为被“省掉”的是在向导方面。

“我们会说夏尔巴分为三类。第一类就是有修路能力的,就他自己能独立上去,类似于明星夏尔巴。像我的那个夏尔巴是一位珠峰、洛子峰连登的吉尼斯记录保持者,然后也是公司合伙人,还持有国际高山向导证,费用就会高一点。第二类是没有修路能力,但他可能也带过一两趟珠峰,或者是稍微再多一点。第三类夏尔巴可能只去过一次,或者是就当过一次学徒,比如跟着明星夏尔巴去过一次,这三类夏尔巴他们的价格也会不一样。”于晓晨说。

而这种“不一样”,对缺乏高海拔登山经验、未经过系统训练的人来说,几乎直接决定着能否安全登顶、顺利下撤。事实上,对于这类登山者而言,夏尔巴向导不仅是“助手”,更是攀登过程中唯一可寻求帮助的对象,并依赖其判断与指令行动。所以,在收费标准上,多一位夏尔巴向导陪同,就得多收大约10万人民币的费用。

每位攀登者至少配备一名向导,加上向导,每年的登山季,至少有数百人集中在高原之上,吃喝住行、装备损耗都会留下痕迹。界面新闻注意到,喜马拉雅数据库显示,截至2024年底,登顶珠峰次数共计12885次。

如此密集的人类活动,也对珠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影响。2024年初,覆盖了珠穆朗玛峰大部分地区,尼泊尔巴桑拉姆乡自治市主席明玛明玛夏尔巴就曾表示,山脉因为人类粪便开始散发恶臭,特别是高海拔地区的C4营地。



针对环境污染,尼泊尔政府也陆续颁布几项政策以作应对。比如,攀登者必须清理自己的粪便,并带回大本营处理。但尼泊尔政府也曾受到“许多规则不能妥善执行”的批评。

据环球时报报道,尼泊尔军队在2019年至2024年间,共收集清理了珠峰地区的119吨垃圾、14具遗体和一些遗骸。

为减少登山事故并改善珠峰地区日益加剧的环境污染问题,尼泊尔政府已颁布新规,试图通过大幅提高珠峰南坡登山许可证费用,并将许可证有效期限从原来的75天缩短至55天,来平衡商业登山与生态保护。

根据新规,从2025年9月1日开始,春季(3月-5月)外国人登山许可证费用从11000美元涨至15000美元。而非热门时段的秋季(9月-11月)、冬季(12月-2月)、季风季节(6月-8月)的登山许可费用也均有提高,如秋季从5500美元提高至7500美元。

同时,为分散珠峰的人流,尼泊尔政府计划于今后两年内免除97座山峰的登山许可费用。据新华社报道,这97座山峰的海拔高度在5970米到7132米之间,过去两年间的攀登人数仅为68人。尼泊尔旅游局官员希马尔高塔姆希望借此举措提升这些山峰对游客的吸引力,而不是扎堆在珠峰。

(应受访者要求,于晓晨为化名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