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哈哈一子公司品牌使用权被收回,另起炉灶卖“沪小娃”

亿通速配 正规配资 2025-09-25 2 0

界面新闻记者 | 赵晓娟

界面新闻编辑 | 牙韩翔

近期,界面新闻关注到娃哈哈上海工厂(上海娃哈哈饮用水有限公司)推出“沪小娃”品牌桶装水,产品与此前生产的娃哈哈桶装水一样,起因是品牌授权争议引发的工厂停工。

而根据财新网报道,2025年7月,娃哈哈集团要求上海娃哈哈饮用水有限公司停止使用“娃哈哈”品牌授权生产桶装水。“我们(在接到娃哈哈集团的函件后)立即回函要求沟通,但是始终联系不上宗馥莉本人。”宗伟在接受财新网采访时说。

他还表示,娃哈哈集团的股东杭州市上城区国资方,曾派调查组前往上海饮用水公司调查,并给娃哈哈集团董事会发函,表明他们不认可此事。“然后娃哈哈集团曾向我提出让上海饮用水公司破产清算,但是我没有同意。”

9月24日,界面新闻就此向娃哈哈求证,暂未获得回应。娃哈哈内部一名知情人士告诉界面新闻,上海娃哈哈饮用水确实因为娃哈哈品牌到期而不能继续使用娃哈哈这个品牌,只好另起炉灶。而在上海娃哈哈饮用水总经理林立山的朋友圈,几天前挂出了沪小娃的宣传文案,“沪小娃”宣传册页显示,沪小娃的产品除了4款常规桶装水外,还有两款一次性桶装水产品。

沪小娃产品宣传册页。

界面新闻注意到,上海娃哈哈饮用水有限公司在天眼查的知识产权一栏,目前尚未注册“沪小娃”这个品牌。而界面新闻致电其宣传广告中的400电话,接听者为一名已离职人士,她表示自己的手机号还未解绑400电话。界面新闻尝试致电上海娃哈哈饮用水有限公司的固定电话,但无人接听。

天眼查工商信息显示,上海娃哈哈饮用水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法人代表是宗伟,根据财新网报道,宗伟是宗庆后堂弟。不过界面新闻自娃哈哈一名内部人士了解到,宗伟实则是宗庆后堂侄。此外,上海娃哈哈饮用水有限公司的实控人是浙江娃哈哈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后者法人代表为宗馥莉。

作为娃哈哈的生产工厂,此前的报道并不多。上海《金山报》在2024年3月的一篇报道曾提及,上海娃哈哈饮用水有限公司总经理林立山介绍,宗庆后去世不久,订单销量有明显提升,当时(2024年3月)同比增长150%。这家饮用水公司的水源由青浦金泽水库供水,当时该工厂生产线共生产4种规格的桶装水,分别是11升、14.8升、16.8升和19升。

林立山在上述报道中称,2023年公司年产值达5300多万元,预计2024年年产值8000万元。根据财新网对宗伟的采访,上海娃哈哈饮用水公司从2020年开始研发设计生产14.8升一次性桶装水,直到2025年一直是娃哈哈体系内唯一一家在生产销售(一次性桶装水)的公司。

如果“沪小娃”的产品已经开始生产并销售,这意味着至少娃哈哈集团上海区域的桶装水市场将被影响。

今年2月,娃哈哈因转让商标而陷入舆论风波。如今,不仅上海娃哈哈不能使用“娃哈哈”商标,由于娃哈哈商标权历史遗留问题,整个宏胜集团也在筹备更换“娃小宗”这一品牌。

界面新闻获得的一份《关于开展2026销售年度经销商沟通工作的通知》显示,公司决定从2026年新的销售年度起,更换使用新品牌“娃小宗”。

该通知落款日期为9月12日,落款企业一共7家,均是由宗馥莉实际控制的“宏胜系”,包括杭州娃哈哈宏辉食品饮料有限公司、浙江娃哈哈食品饮料营销有限公司、杭州宏胜营销有限公司、拉萨宏胜营销有限公司、杭州恒泽食品饮料有限公司等。

上述通知希望维护“娃哈哈”品牌使用的合规性,也给出了更换品牌的深层原因:”因复杂的历史相关问题不能在近期得到有效地解决,导致公司经营始终暴露在相关法律风险之下。因此,我们不得不做出以上的安排,在现行股权架构下,‘娃哈哈’商标的使用,须获得娃哈哈集团全体股东的一致同意,否则任何一方均无权使用。”

截图自森发美天猫店。

娃哈哈品牌授权还涉及到功能食品类的产品,界面新闻在一家名为“森发美”的天猫店看到,包括娃哈哈品牌的豌豆苗胶原蛋白肽片、娃哈哈PQQ(泡腾片)、益生菌以及褪黑素等具有保健功能的产品,销量最高的产品超过1000单。该淘宝店铺的资质显示的是“杭州哈哈优品科技有限公司”,与娃哈哈相关公司并无关联。

界面新闻未能联系到杭州哈哈优品科技有限公司,但店铺客服称,该店铺产品拥有娃哈哈授权,且产品是由娃哈哈自研资产。一名娃哈哈内部人士告诉界面新闻,这可能是此前娃哈哈做大健康产品时授权出去的,尚未到期。

当娃哈哈内部子公司与关联企业因商标使用合规性被迫重塑品牌,外部又有非关联主体借势 “搭车”,这无疑为娃哈哈这家消费品牌的迭代产生压力。而从“娃小宗”到“沪小娃”这些品牌名称来看,新品牌似乎也没有整体统一的规划,一定程度上也会造成消费者的认知混乱,这并不利于娃哈哈今后的市场扩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