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掛中天》国内首映,导演蔡尚君:辛芷蕾的表演堪称伟大

亿通速配 亿通配资 2025-09-26 3 0

刚刚从威尼斯“载誉归来”的电影《日掛中天》作为“惊喜影片”,9月25日在本届平遥国际电影展上进行了国内的首场放映。导演蔡尚君偕新晋威尼斯“影后”辛芷蕾亮相。这部聚焦普通人七年爱恨纠葛的影片,在平遥古城完成了与中国观众的首次深度对话。

本届平遥国际电影展的“惊喜电影”《日掛中天》

在平遥收获众多瞩目与尖叫的辛芷蕾于首映后的观众见面会上,谈到自己面对国内观众的紧张。“真的比威尼斯的时候还紧张,那种感觉就像,不管你在外面‘混’得再好,还是会更在意家里人的感受。”

《日掛中天》剧组亮相平遥

电影《日掛中天》也在本届平遥期间正式宣布定档,将于11月7日登陆全国大银幕。

日掛中天格外红,月缺终须有弥缝

片名取自粤剧《紫钗记》“日掛中天格外红,月缺终须有弥缝”的唱词,却讲了一个“破镜难圆”的残酷故事:35岁的服装店主美云在医院做B超检查时,意外发现怀孕却听不到胎心,转身就在拥挤的候诊室撞见了七年未见的旧爱葆树——那个当年为她顶下肇事逃逸罪名、如今罹患胃癌晚期的男人。

影片以一场“情感债务”为切入口,美云欠葆树的不仅是自由,更是一段被辜负的人生。重逢的背后,是主人公陷入“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的三重困境。在这场短暂重逢的时间里,串联起来每一个进入他们生活的人,都背负着各自的难处,哪怕只言片语,也留给观众巨大的想象空间。

新闻发布会上,导演蔡尚君谈起自己进入一个创作的转型期,“前两部作品《人山人海》和《冰之下》,还是社会学意义上的批判和反思,小人物在时代洪波里的那种挣扎抗争。这些年我们的社会情绪和社会的发展跟那个时候都有很大的变化,在当下这个时候更多想去关注一下更多人的这种精神面貌和面临日常生活中的困境,更多是来自于内心和来自于心灵的东西。”蔡尚君谈到,“对于当下的中国人这种真正的生活和精神的关注,是值得我们去做的。”

导演蔡尚君

电影的故事中有生活的案例,也有身边朋友亲身的经历,带给导演许多触动,“通过亲密关系的纠扯,看到更多后面的东西”。因此电影没有特别地按照跌宕起伏的情节处理,“想通过日常的一种积累、日常生活的叠加映射出生活和生命的意义。”

影片的国际主创协作也成为亮点,蔡尚君谈及此次与韩国导演李沧东的御用摄影师金炫锡的合作:“他在影像上有一种很干净的气质,手持跟拍即兴的东西都非常擅长。”在现场,张颂文、辛芷蕾、冯绍峰三位演员有大量即兴表演,“他们都是当下最好的演员,所以在表演的时候,我很尊重他们的一些创造发挥,一些很即兴发生的东西,要求摄影师非常的灵活,才能捕捉到这样一些细微的瞬间和惊喜。”

《日掛中天》映后

辛芷蕾:这就是我一直特别想要的那种角色

辛芷蕾作为继巩俐、叶德娴后第三位威尼斯华人影后,在今年的平遥国际电影展上自然备受关注。

映后交流中,辛芷蕾进一步分享初读剧本的感受:“最初接到这个剧本的时候,导演说你最好先别看,一见面我给你讲一下,但是我还是没有忍住看了。”

“偷看”剧本后,辛芷蕾惊喜,“这就是我一直特别想要的那种角色!非常细腻,很有深度,尤其是最后的反转,对我的冲击特别大,我告诉导演我一定要来。”

影片中,辛芷蕾饰演的服装店主经营着生意堪忧的直播间,谈及为角色做的准备,她针对“直播卖货”戏份透露:“我看过很多主播怎么卖货,也会想象如果我是那个主播,在这样一个店里我要怎么来推销我的衣服。”

对于片中有大量情感浓度大爆发的戏份,辛芷蕾坦言,“拍摄到最后,我的脸已经不是我自己的脸了,都已经变形了,因为一直都在那种高强度大情绪的戏里面。”

辛芷蕾在映后交流

蔡尚君在平遥再次对辛芷蕾的表演给出高度评价。“我是学戏剧出身的,看过她的舞台作品后印象深刻,女主角可以两个小时撑住这个舞台,那这个演员的控制力和表现力一定是非常惊人的。”

在蔡尚君看来,辛芷蕾和曾美云本身“既坚韧、又脆弱”的人物性格很适配。“女性在生活里面往往到最关键的时刻,会比男性更果决和勇敢,辛芷蕾的这种气质和美云这样一个普通人,在生活情感变动面前,所采取抉择的内心力量是完全契合的。”蔡尚君评价,“我觉得她演得真的是堪称‘伟大’,非常完美。”

作为一部文艺片,辛芷蕾在新闻发布会上直言题材无所谓“大小”,“一个以小见大的剧本,通过两个人的情感,爱恨纠葛,道德困境,能看到很多普遍的现象,我真的很喜欢这个戏。”

辛芷蕾

而对于在威尼斯获奖的意义,辛芷蕾坦言,“是我这十几年对自己作为演员,在这条路上能坚持到现在的一个阶段性的胜利。”她表示,这个奖项的意义不仅是对她个人,“不只是我,威尼斯电影节女演员的奖杯,我们时隔十四年再一次拿到,可能对我们中国女演员也是很大的鼓励。我们中国有太多好的女演员,可能这个奖也让我们看到了更多的可能性。未来我们有更好的剧本,拍更好的电影,让我们中国的电影被世界看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