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市占率第一、海外收入占比近八成,海风装备龙头递表港交所

亿通速配 亿通资讯 2025-09-30 4 0

为加速海外扩张,新能源龙头赴港上市再添一例。

港交所9月29日披露,大金重工(002487.SZ)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书,华泰国际、招商证券国际为其联席保荐人。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资料,以2025年上半年单桩销售金额计,大金重工是欧洲市场排名第一的海上风电基础装备供应商,市场份额从2024年的18.5%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的29.1%。截至上半年,该公司是亚太地区唯一实现向欧洲批量交付单桩的供应商。

大金重工创立于2000年,2010年在深交所上市,是A股首家风电塔桩上市公司。招股书显示,该公司在业内率先提出“两海战略”(海外风电市场和海上风电市场),出口海工风电装备业务规模快速提升,市占率业内领先。大金重工拥有总产能达70万吨的全球最大风电海工基地集群,具备全球最大超重海风管桩建造能力,业务已从海上风电基础装备研发与制造逐步延伸到远洋特种运输、船舶设计与建造、风电母港运营等领域。

大金重工的客户主要包括全球多个地区(尤其是欧洲)的头部海上风电开发商及风电整机制造商。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其海外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从16.4%猛增至79.0%。招股书显示,该公司的在手海外海工订单超100亿元人民币,主要集中在未来两年交付,项目覆盖欧洲北海、波罗的海多个海上风电项目群。此外,某海外海上风电客户长期锁产协议已规划至2030年,包含40万吨锁产计划,已落地签署首个供应合同。

中报数据显示,大金重工今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5.47亿元,创下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大增214.32%。

招股书称,欧洲海上风电市场具有壁垒强、高附加值的显著特点,欧洲市场销售的增长是驱动公司盈利能力提升的主要因素。公司已在欧洲、日韩等地设置多个常设驻外机构,建立起了覆盖全球海风主要开发地域的营销网络,未来将以此为基石继续拓展澳洲、东南亚等新兴市场的风电海工业务。

近日举行的工博会期间,大金重工宣布其全球浮式风电中心正式落户西班牙马德里。该项目的核心技术团队由西班牙浮式风电开发商Blue Float Energy组建,计划辐射欧洲、拉美市场。这是中国新能源企业从设备出口向“技术+服务”一体化出海转型的缩影。

大金重工航运事业中心航运总监王欣之在工博会上向澎湃新闻介绍,西班牙不仅是欧洲浮式海上风电发展的重要枢纽,其地理位置也极具优势——毗邻地中海与大西洋,便于辐射欧洲、北非及美洲市场。“未来,西班牙的浮式海上风电规模将达到欧洲总量的40%左右。2026年之后,全球浮式风电市场预计会迎来爆发期,由于产业配套和并网经验优势,欧洲会率先突破,北美也可能推出相应政策。”

浮式海上风电已成为欧洲实现能源转型和气候目标的重要一环。据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预测,到2030年,欧洲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将超过100GW。市场研究机构Rystad Energy认为,全球海上风电项目规模迎来显著增长,欧洲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浮式海上风电项目已成为欧洲国家开发海上能源的重点。

该机构预测,到2040年,欧洲浮式海上风电装机量将达到全球总量的70%左右,即使在部分项目有所推迟的情况下,欧洲国家浮式海上风电发展动能仍将十分强劲。尤其在法国、葡萄牙、英国等国家大力推动下,到2040年欧洲浮式海上风电装机总量预计将达到90吉瓦。

专注海上风电的市场咨询机构Aegir Insights表示,欧洲浮式海上风电度电成本最低的地区位于法国和西班牙,是最适合发展浮式风电的海域。

Rystad Energy高级海上风电分析师佩特拉曼纽尔此前分析称,虽然浮式海上风电行业正在发展,但仍需要破除供应链等瓶颈。

王欣之对澎湃新闻称,大金重工为海上风电装备运输自主设计的运输船队和国内造船基地,有助于降低欧洲项目的供应链风险,也是区别于同行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