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馥莉决绝出走,娃哈哈该如何重新出发

亿通速配 亿通资讯 2025-10-11 4 0

多家媒体报道,宗馥莉已于 9 月 12 日向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辞去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及董事长等相关职务并已通过集团股东会和董事会的相关程序。这也意味着宗馥莉正式脱离娃哈哈集团的管理岗位,也不再是企业负责人,只保留娃哈哈集团第二大股东的身份。由于持股比例仅有 29.4%,宗馥莉在娃哈哈集团层面将更多只是一个财务投资者的角色,不再是娃哈哈的决策者。

从 9 月 12 日至今的近 1 个月时间里,围绕娃哈哈未来发展路径的角力十分激烈。9 月 13 日,一份宏胜系将从 2026 销售年度起更换使用新品牌 " 娃小宗 " 的通知广为流传,这份文件已获证实,也是宗馥莉彻底脱离娃哈哈 " 单干 " 的首个明确信号;9 月下旬," 娃小宗 " 系列商标被显示已经进入异议程序,异议方身份并未公开;9 月 24 日,上海娃哈哈饮用水有限公司因商标授权到期被迫停用 " 娃哈哈 " 品牌,推出 " 沪小娃 " 桶装水,而停止品牌授权的决策者正是宗馥莉;10 月 2 日媒体报道,宗馥莉亲信、宏胜集团生产中心总监严学峰因涉嫌违纪被杭州市上城区纪委立案审查,10 月 5 日又被解除立案审查,已回到宏胜集团正常上班。

分析上述事件的时间线以及近一年多来宗馥莉大刀阔斧的动作,她的辞职显然是一系列冲突的结果。但这是冲突的结束,还是更大烈度对抗的开始,尚待观察。

很多人可能还记得,去年 7 月,宗馥莉也曾向娃哈哈集团董事会发函辞去副董事长、总经理职务,但没有辞去董事职务。" 以退为进 " 的策略大获成功,她很快宣布复职并在次月正式接任娃哈哈集团法定代表人、董事长职务,从而上演 " 女王回宫 " 的精彩戏码。

但这次宗馥莉的辞职可能并非策略,而是深思熟虑后的抉择。其中的关键点在于,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她以强硬的手腕完成了对娃哈哈集团生产、销售体系的有力掌控,但她并不掌握娃哈哈商标的所有权和支配权:娃哈哈商标授权给谁使用,必须获得娃哈哈集团三家股东的一致同意,这意味着宏胜系的发展高度依赖娃哈哈集团层面的决策,自身的战略自主能力受到严重限制;即便能够拿到品牌使用权,宏胜系也要向娃哈哈集团分配更多利润,如果不能完全掌握利润分配权,宗馥莉也就无法实现对生产和销售体系的有效掌控。

当娃哈哈品牌成为障碍,创设新品牌 " 娃小宗 " 成为宗馥莉绕不开的选择。媒体报道亦确认,宗馥莉此次辞职是因为商标使用 " 不合规 ",决定经营自己的品牌 " 娃小宗 "。当宗馥莉不再是娃哈哈集团的管理者和决策者,她也就不再掌握娃哈哈集团的关键信息,开展和娃哈哈直接竞争的业务也就没有了法律或道德上的障碍。需要注意的是,在娃哈哈集团的 5 人董事会当中,叶雅琼和洪婵婵仍然是董事,两人均出自宗馥莉一系,若要像宗馥莉一样 " 避嫌 ",两人也存在离开娃哈哈集团董事会的可能性。

宗馥莉已决绝出走,娃哈哈的前途充满悬念。宗馥莉的宏胜系已经弃用娃哈哈商标,她自然不希望其他人使用比 " 娃小宗 " 更 " 正宗 " 的娃哈哈商标,成为自己最致命的竞争对手。上海娃哈哈饮用水公司就是因为不愿意被宗馥莉 " 收编 ",失去了娃哈哈商标的使用权,只能采用新品牌 " 沪小娃 "。在整个娃哈哈体系,娃哈哈商标是最值钱的资产,是数十年的广告和经销体系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如果它已成为这场零和博弈的牺牲品,着实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情。

宗馥莉另起炉灶,娃哈哈旧有的生产和销售体系是她的底气所在。但快消品市场是一个高度竞争的市场,没有多余的市场份额给到新的品牌。宗馥莉要证明自己,势必要对现有市场格局发起冲击,但竞争对手也会予以强力回击。因此,离开娃哈哈只是宗馥莉新一轮考验的开始。

娃哈哈集团的产权、核心资产的使用权、持续经营能力方面的缺陷,是如今一系列矛盾的根源,其解决思路应当集中于资产、人员和业务的整合,将品牌和生产体系归入同一个企业体系,这样才能确保产权和利润分配权的统一。如今,宗馥莉出走已成既定事实,各方整合的窗口期也宣告关闭,娃哈哈集团何去何从,仍然是众人瞩目又悬而未决的核心问题。

毕竟,娃哈哈作为国民品牌,不应该被空心化和虚拟化,更不该就此落幕,反而需要相关各方尽最大努力去提升经营能力、做大做强。现在最新的悬念,是谁将成为宗馥莉的继任者,他能否力挽狂澜,平衡和整合各方利益,让娃哈哈品牌走出困境,重新出发。

每经评论员 | 杜恒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