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国际社会为加沙地带达成的停火协议稍感喘息之际,俄乌局势却没有任何缓和迹象,和平前景仍不明朗。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日关于可能向乌克兰提供“战斧”巡航导弹的言论让乌克兰危机冲突扩大化的可能性显著增加。
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10月13日,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再次强调,操作“战斧”等复杂导弹需美国专家参与,因此向乌克兰供应这些导弹确实可能引发严重后果。此前一天(12日),佩斯科夫已就此事作出回应,俄罗斯对美国可能向乌克兰提供“战斧”导弹一事深表关切,“随着各方局势升级,俄乌冲突已进入一个‘戏剧性’时刻”。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亚研究所副所长陈宇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表示,特朗普考虑向乌克兰提供“战斧”巡航导弹,本质上是对俄罗斯施压的策略。而对俄立场逐渐转向强硬施压,已成为近几个月美国在俄乌冲突政策上的重要转变。
“若该计划最终落地,无疑意味着美国对乌军事援助进一步升级与强化,这将为乌打击俄境内更纵深目标提供支持。不过,美国是否会真正落实对乌克兰‘战斧’导弹的供应,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陈宇说。
美乌总统再会晤,讨论“战斧”与防空力量
据新华社报道,当地时间10月11日和12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连续两天与美国总统特朗普通话。双方就俄乌局势进行了全面讨论,包括如何加强乌克兰的防空和远程打击能力,以及乌克兰能源的详细情况。泽连斯基称双方进行了“富有成效”的通话。
而在与泽连斯基结束通话后,特朗普12日警告俄罗斯,如果不尽快结束已持续近四年的冲突,他可能会向乌克兰提供“战斧”巡航导弹。“‘战斧’是一种极其强大的武器,具有很强的进攻性。老实说,俄罗斯并不需要落到这个地步。”
不过,据美国政治新闻网(Politico)报道,特朗普也表示,他可能会先同俄罗斯总统普京讨论此事,“因为这将是局势的‘升级’”。
澎湃新闻此前报道,“战斧”巡航导弹最大射程约为1600公里,将使乌克兰具备打击俄罗斯纵深目标的能力,甚至包括莫斯科在内的核心地区。在拜登政府时期,泽连斯基曾多次寻求“战斧”导弹,但遭到拒绝。
陈宇分析表示,“对乌克兰而言,当前核心短板在于缺乏有效防空能力,难以抵御俄方导弹、无人机、战机投掷滑翔炸弹等多类型打击手段,这直接制约了其战场防御与局势掌控。若美国能向乌克兰提供足量防空系统及配套弹药,将为乌方稳定前线防御、巩固后方安全创造重要条件。”
据英国《独立报》(Independent)14日报道,在结束与特朗普的两次通话后,泽连斯基表示将在17日与特朗普在华盛顿会面。他在个人社交平台上发文称,“此次访问的重点是增强(乌)防空力量与远程打击能力,旨在通过对俄施压以实现和平。”
据泽连斯基透露,他已向特朗普说明了乌方所需“战斧”导弹的大致数量,因此这很可能成为双方讨论的议题之一。央视新闻援引专业人士分析称,乌克兰急于获得“战斧”巡航导弹,不仅是为了强化远程精准打击火力,也试图借此向外界表明“美乌仍是亲密盟友,会共同对付俄罗斯”。
Politico称,特朗普的相关言论是他就向北约盟国出售“战斧”巡航导弹并最终移交乌克兰的可能性所发表的最强硬表态。特朗普此前曾表示,他需要明确乌克兰将如何使用这批“战斧”导弹,因为他不愿看到俄乌局势进一步升级。
10月10日,普京表示如果美国向乌提供“战斧”,俄将会加强防空系统予以回应。普京还称,俄罗斯已经掌握了一种新型武器,将会在近期向外界展示,目前这种武器的测试效果良好。
事实上,俄罗斯此前已通过“西部-2025”军事演习,针对美欧强化对乌支持,尤其是美国对乌政策转向作出回应,陈宇表示,“这本质上是对西方施压的策略体现”。
他进一步判断,若“战斧”导弹供应落地,俄罗斯一方面或通过针对性军演等方式,向西方施压;另一方面加大对乌的打击力度,重点瞄准可能用于“战斧”导弹发射的相关设施场所,以弱化该武器对俄境内目标的威胁能力。
“它(‘战斧’导弹)依旧具有强大威力且构成威胁,但不会改变战场上的力量平衡。”10月2日,普京在一场俄罗斯智库活动上做出如上表态。
当前特朗普斡旋策略转向对俄强硬
自8月在阿拉斯加与普京会晤未能达成和平协议后,特朗普一直在考虑通过欧洲盟友向基辅提供“战斧”巡航导弹的可能性。普京此前曾警告称,向基辅供应“战斧”将构成重大升级,并影响华盛顿与莫斯科之间的关系。
面对这一可能打破局势平衡的动向,俄方高度关切,接连就局势升级的后果发出警告。
据福克斯新闻报道,俄安全会议副主席夫梅德韦杰夫13日表示,一旦“战斧”导弹发射,根本无法判断携带的是核弹头还是常规弹头。“向乌提供‘战斧’可能会给所有人带来严重后果,尤其是美国总统特朗普。”
另据塔斯社9日报道,俄罗斯前高官谢尔盖斯捷帕申警告称,对俄使用“战斧”巡航导弹将意味着“美国对俄罗斯采取军事行动”。普京本月早些时候也曾表示,若没有美国军事人员的直接参与,“战斧”导弹根本无法投入使用,因此任何向乌克兰提供该导弹的举动都意味着“质变性的升级阶段”。
俄方接连就“战斧”巡航导弹供应问题释放强硬信号,进一步凸显出当前俄乌冲突及美俄博弈的紧张态势,而这种局势的升级,也使得原本就艰难的俄乌和平谈判更难推进。
陈宇直言,当前俄乌和平谈判进程已陷入停滞状态。“双方在战场上互不相让,且均认为对方正面临日益加剧的困境,都在等对方‘眨眼睛’”,“在此背景下,目前双方有意愿也有能力持续作战,争取实现各自的战略目标。”
从谈判维度来看,陈宇观察认为,目前谈判空间已被大幅压缩。“无论是俄乌双方,还是俄罗斯与西方之间,在许多关键性议题上仍存在显著分歧。与此同时,特朗普对俄乌冲突的政策立场已出现转向,更倾向于通过强化对乌支持来对俄罗斯施加压力。这进一步为谈判进程增添了不确定性。”
而特朗普政府“强化对乌支持”的倾向,已经转化为具体的行动支持。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美国数月来一直在协助乌克兰对俄能源设施实施打击。此前,特朗普政府已同意美国防部和情报机构向乌提供情报,用于支持对俄境内能源设施发动远程导弹袭击。同时,美方也在设计航线、飞行高度、打击时机和任务决策等方面提供支持,以帮助乌克兰的远程“一次性攻击无人机”规避俄方防空系统。
陈宇分析表示,特朗普在初期更倾向接纳俄方条件,向乌克兰施压以迫使其接受、实现停火,但这一策略经斡旋后证明无效。于是,特朗普开始转向对冲突双方施压。从近期动态看,对俄施压的比重持续上升,成为特朗普对俄政策调整的显著特征。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特朗普的政策在调整,但核心诉求与欧洲、乌克兰存在明显差距。
陈宇强调,欧洲与乌克兰的核心目标是推动 “乌克兰取得胜利”,而特朗普的首要诉求始终是“实现停火”,未将欧、乌利益纳入核心考量。
“对特朗普而言,现阶段侧重对俄施压,是认为这更利于达成停火;若他未来判断向欧、乌施压更有利于停火诉求,不排除后续再转回对欧、乌施压的轨道。因此,当前政策不代表特朗普真正支持乌克兰,而是通过不停调整施压对象,平衡战场实力以推动停火。”他说。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