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银行王志恒:可持续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也是人类共识和全球责任

亿通速配 万生平台 2025-10-17 3 0




  2025可持续全球领导者大会于10月16日-18日在上海市黄浦区世博园区召开。中国农业银行行长王志恒出席并发表演讲。

  王志恒在会上强调,农业银行将以金融创新推动可持续发展。他表示,可持续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也是人类共识和全球责任,农行愿意携手各界,为可持续发展事业注入金融向善的正能量。

  王志恒指出,可持续信息披露是跨越国界和文化的披露框架,是企业展现可持续发展成效的通用语言,是连接全球资本的桥梁。

  王志恒介绍,农业银行始终坚持开放包容原则,主动融入国际主流ESG标准。加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投资者联盟,先后签署《“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和《负责任银行原则》(PRB),推进国际标准的内化实施。积极参加联合国全球可持续发展投资者(GISD)联盟年会、国际金融协会(IIF)可持续金融峰会等各类国际会议,持续深化与全球伙伴的交流合作。今年3月,农行按照国家统一的可持续披露准则体系建设进程,在沪港两地交易所,面向全球投资者发布了首份可持续发展报告。报告严格遵循中国财政部、上交所和联交所等各项监管要求,参照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全球可持续发展准则委员会《可持续发展报告标准》(GRI Standards)等,突出国际财务报告可持续披露准则(ISSB)要求的财务重要性分析,将乡村振兴、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等中国议题融入共同富裕、气候行动等联合国目标。

  王志恒表示,希望农行的披露实践,在展现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同时,为国际可持续信息使用者贡献一套中国金融企业披露范式。

  以下为发言全文:

  尊敬的屠光绍主席,各位领导、各位嘉宾:

  大家上午好!非常荣幸又一次参加领导者大会。这五年,大会围绕“国际、专业、连接”深耕细作,实现了思想交流、产业对接与革新驱动的多维度价值输出,形成了良好口碑和巨大影响力。在此,我谨代表农业银行,对大会的成功召开表示热烈祝贺!作为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农业银行高度重视可持续发展,努力探索中国方案和农行路径。下面我将以“金融助力可持续发展新趋向”为题,与大家交流分享几点看法。

  当前,可持续发展进程充满挑战,全球环境治理表现低于预期,贫富差距和生态破坏等矛盾仍在加剧。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先生曾呼吁国际社会采取集体行动,为可持续、公正与和平的全球秩序共同努力。中国作为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在气候治理、共同富裕、人工智能等领域取得显著进展。尤其是上个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宣布了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彰显了负责任大国的积极姿态和坚定担当,为全球气候治理进程注入持续的确定性和稳定性。农业银行积极响应国家部署,践行全球发展倡议和可持续发展承诺,聚焦本源主业,做好“五篇大文章”,提升治理效能,识别可持续风险和机遇,积极开展气候行动,努力通过金融创新为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能。

  一是创新治理架构,提升中国特色可持续发展治理效能。治理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基石,农业银行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公司治理全过程,持续完善上下贯通的可持续发展治理架构。在董事会战略规划与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下,设可持续发展工作组,高管层及其专委会落实可持续发展重要议程的管理。遴选ESG专家和女性董事,优化治理层履职能力和决策效能。整体推进、全面深化可持续发展管理体系建设,明确可持续发展总体目标和实施路径。作为国内首家金融机构,被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授予“ESG榜样示范基地”称号。

  二是立足三农特色,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均衡发展。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在高质量发展重要任务下,农行的三农基因被赋予了可持续发展的时代意义,成为促进共同富裕和协调发展的重点,形成了契合时代发展的战略优势。截至今年6月末,县域贷款余额突破10万亿元。深入贯彻落实“中国人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的要求,紧抓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推出“粮农e贷”“农机贷”等新产品,有效满足新时代科技种粮融资需求,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保供贷款达1.24万亿元。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在832个脱贫县和160个重点帮扶县的贷款余额,分别达到2.48万亿元和4,758亿元。创新推出“惠农e贷”“富民贷”等明星产品,有效助力农民增收致富。创新乡村振兴“十大金融”产品服务方案,全力提升金融服务乡村全面振兴的精准性和覆盖面。连续四年在服务乡村振兴监管考评中荣获最高等级“优秀”。

  三是坚持绿色发展,多维度提升气候适应能力。全球气候治理进入关键阶段,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目标标志着中国迈入了更加系统全面的低碳发展新征程。农业银行深入践行“两山”理念,全面实施绿色金融战略,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绿色投融资服务体系。将绿色低碳要求纳入信贷政策指引,完善绿色金融重大项目库,创新推出“海洋牧场贷”“和美乡村贷”等特色产品,打造“三农”绿色金融新模式。截至今年6月末,绿色贷款余额达5.72万亿元。成功发行600亿元绿色金融债,发行规模创国内绿色金融债单期发行最大纪录。积极做好转型金融,及时优化钢铁、电力等行业信贷政策,创新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等产品。“转型金融贷服务高碳行业低碳转型”的案例被新华网评为2025企业绿色发展典范案例。上线“农银碳服”系统,在国有银行中独家实现与碳市场系统对接,为重点排控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综合金融服务。持续提升应对气候变化的韧性,推进绿色网点和楼宇“碳中和”建设,开展全集团自身运营碳盘查,2024年度全集团碳排放总量和人均实现双降。

  四是增进民生福祉,共创普惠包容发展环境。农业银行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致力于回报客户、员工、股东和社会等利益相关方,不断提升金融服务的可及性、多样性和普惠性。针对800多万民营企业、500多万普惠型小微企业客户,深化落实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深度参与全国“信易贷”体系建设,为中小民营企业提供全流程、一站式线上化服务。截至今年6月末,普惠贷款余额为4.24万亿元,普惠金融供给总量最大、服务范围最广、可持续发展能力领先的主力军地位持续巩固。围绕8.88亿个人客户的利益关切,聚焦稳增长、扩内需、惠民生等领域,创新丰富金融服务供给,健全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含信用卡在内的个人消费贷款余额达1.45万亿元,提供养老金融产品超1,100只,实现全球“零售银行品牌价值排行榜”四连冠。关心关爱44.5万员工成长,推进实施一系列专项人才计划,完善员工职业发展机制和关心关爱委员会工作机制,激发员工干事创业的活力和动力。切实维护49万股东权益,加强多渠道高频率的投资者交流,提供持续稳定的投资回报。创新打造“农银公益”品牌,大力实施“振兴”“守护”“关爱”“圆梦”四大行动,在2.2万家网点建立“农情暖域”工会驿站,凝聚金融向善力量,向社会传递农行温度。

  五是做好可持续披露,促进形成公平融合的世界通用语言。可持续信息披露是跨越国界和文化的披露框架,是企业展现可持续发展成效的通用语言,是连接全球资本的桥梁。农业银行始终坚持开放包容原则,主动融入国际主流ESG标准。加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投资者联盟,先后签署《“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和《负责任银行原则》(PRB),推进国际标准的内化实施。积极参加联合国全球可持续发展投资者(GISD)联盟年会、国际金融协会(IIF)可持续金融峰会等各类国际会议,持续深化与全球伙伴的交流合作。今年3月,农行按照国家统一的可持续披露准则体系建设进程,在沪港两地交易所,面向全球投资者发布了首份可持续发展报告。报告严格遵循中国财政部、上交所和联交所等各项监管要求,参照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全球可持续发展准则委员会《可持续发展报告标准》(GRI Standards)等,突出国际财务报告可持续披露准则(ISSB)要求的财务重要性分析,将乡村振兴、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等中国议题融入共同富裕、气候行动等联合国目标。希望农行的披露实践,在展现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同时,为国际可持续信息使用者贡献一套中国金融企业披露范式。

  女士们、先生们!可持续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也是人类共识和全球责任。农业银行愿意携手各界、深化合作,通过金融创新激发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新动能,共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推进普惠包容的发展秩序,构建公正合理的治理体系,为可持续发展事业注入金融向善的正能量!

  谢谢大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