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D(业务拓展)交易继续助力恒瑞医药业绩上涨。

恒瑞医药 视觉中国 资料图
10月27日,恒瑞医药(600276.SH;01276.HK)发布2025年三季报。第三季度收入74.27亿元,同比增长12.72%;归母净利润13.01亿元,同比增长9.53%;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达到48.1亿元,同比增长209.78%。

恒瑞医药三季报
2025年前三季度整体来看,恒瑞医药实现营业收入231.88亿元,同比增长14.85%;归母净利润57.51亿元,同比增长24.5%。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91.1亿元,同比增长98.68%。
对于现金流净额的大幅增长,恒瑞医药称,主要是年初至报告期末药品销售及海外授权首付款收到的现金增加。
近两年,BD成为恒瑞医药业绩的重要支撑。在2025年第三季度,恒瑞医药官宣了多笔BD。7月,恒瑞与GSK达成合作,共同开发至多12款涵盖呼吸、自免、炎症与肿瘤领域的创新药物(含HRS-9821大中华区以外授权)。恒瑞获得5亿美元首付款,潜在总金额约120亿美元的选择权行使费和里程碑付款,以及相应的分梯度的销售提成。
到了9月,恒瑞先后达成两项重要授权。一是以“NewCo模式”将HRS-1893海外权益授权给Braveheart Bio,首付款含现金及等值股权共6500万美元以及完成技术转移后的1000万美元近期里程碑款。此外,恒瑞还将收取最高可达10.13亿美元的与临床开发和销售相关的里程碑付款,及相应的销售提成;二是将瑞康曲妥珠单抗部分国际市场权益授权给Glenmark,在保留中美欧日等主要市场基础上,收取1800万美元首付款,另有最高可达10.93亿美元的与注册和销售相关的里程碑付款,以及相应的销售提成。
恒瑞医药不断加大创新投入。2025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达49.45亿元。根据季报公布的数字计算,恒瑞医药累计研发投入超500亿元。在研管线方面,恒瑞医药有100多个自主创新产品正在临床开发,400余项临床试验在国内外开展。报告期内公司共获得48个临床试验批件,有4款产品被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名单,其中ADC创新药瑞康曲妥珠单抗第9次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
创新成果方面,恒瑞医药目前已在中国获批上市24款1类创新药和5款2类新药。上市申报方面,前三季度新药上市申请获得国家药监局受理的数量累计为13项(按品种适应证计),其中第三季度就有8项,疾病领域涵盖肿瘤、代谢和心血管疾病、免疫和呼吸系统疾病等,包括广受关注的GLP-1/GIP双重受体激动剂HRS9531。报告期内,HRS9531的中国Ⅲ期减重研究取得积极顶线结果。结果显示,在为期48周的Ⅲ期试验中,6mg剂量组平均减重19.2%,且安全性良好。
除了创新,国际化是恒瑞医药的另一个重要战略。可以看到,恒瑞医药在积极招聘拥有跨国药企经验的高管。恒瑞医药提到,公司目前中高层中拥有海外或跨国药企经验者占比超30%。
9月底,原凯莱英首席技术官兼首席商务官胡新辉加入恒瑞担任副总裁、首席技术官,在此之前,他曾长期在葛兰素史克、默克、强生、罗氏等知名跨国药企任职。此外,原绿叶制药集团高级副总裁孙志刚加入恒瑞担任副总裁、首席质量官。原礼来中国肿瘤业务的核心掌舵者、礼来中国肿瘤事业部负责人尹航加入恒瑞担任副总裁、肿瘤事业部总经理。
10月27日收盘,恒瑞医药A股报67.01元/股,涨2.31%,市值4447.6亿元;H股报79.75港元/股,涨3.84%,市值5293.2亿港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