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未来三年中国储能企业海外产能将迎来集中投产期

亿通速配 亿通资讯 2025-10-31 3 0

据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CESA)产业数据库不完全统计,2025年1-6月全球储能电芯出货量达246.4GWh,同比增长115.2%。前十大企业均来自中国,国内企业储能锂电池出货在全球占比超过94%。

10月30日,在由澎湃新闻主办的“新型储能出海:重塑全球能源格局”——第八届虹桥论坛“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促进全球能源转型”分论坛前瞻沙龙现场,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秘书长刘勇在主旨演讲中表示,今年上半年,中国企业储能电芯出货量超230GWh,出口量超102GWh,出口量占出货量超过44%。2025年全球储能电芯出货量则有望突破460GWh。

刘勇提及,今年前9个月,中国企业新获308个海外储能订单,总规模214.7GWh,和去年同期相比(同比)增加131.75%。欧洲、澳大利亚占比均超过1/5,其中欧洲48.08GWh、澳大利亚43.21GWh、中东40.06GWh、印度13.25GWh、智利10.81GWh。

“受贸易战和高关税影响,对美国的订单仅8.63GWh,同比骤降86.16%。”而在2024年全年,中国企业斩获的海外储能订单中,来自美国的订单最多、规模最大,达65.8GWh,占比33.63%。

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包括宁德时代等锂电池龙头企业均加码海外产能布局。据CESA产业数据库,截至2025年10月初,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国轩高科、远景动力等33家中国企业在海外共投产、在建、规划了74座电池/储能系统集成生产制造基地,产能达811GWh,其中41个项目已披露投资金额,总计超3871亿元,主要集中在美国、匈牙利、摩洛哥、西班牙、德国、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从目前布局来看,中国企业在美国规划布局最多,共有10座生产基地,产能达150GWh,投资为724亿元。

不过,刘勇也补充道,到2030年究竟有多少产能会释放出来?“受各方面条件影响,我们分析预计真正投产的大概有300GWh。”截至目前,中企在海外已投运的锂电池产能则超过50GWh。刘勇认为,按照目前扩能进度,2026–2028年将迎来海外产能集中投产期。

刘勇最后提醒,在逆全球化浪潮叠加关税与贸易壁垒等因素下,中国储能产品出口充满不确定性。以美国为例,中国储能电池对美国的出口,面临着IRA补贴削减与高额关税的双重冲击。其同时提醒,美国实施的针对“受关注外国实体(FEOC)”的技术采购限制对中国的电池和储能系统制造商影响则更大。

刘勇认为当下应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包括与海外当地的储能企业、能源企业、科研机构等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通过合作研发、技术授权、联合投标等方式,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开拓海外市场。通过中欧能源合作等机制,开展联合研发和示范项目,促进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应用。

另外也需关注不同区域储能市场高度饱和带来的产品价格、交付、运维和库存压力。刘勇建议,中国储能企业在积极抢占欧美主流市场的同时,应加速挖掘中东、南美、东南亚、南非及“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储能需求,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抗风险能力,实现差异化竞争与全球化布局,避免过度依赖单一市场而导致的潜在风险。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