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见·从这些历史瞬间,看习主席韩国之行

亿通速配 亿通资讯 2025-11-04 6 0

2025 年大国元首出访外交的收官之作,落笔亚太。

10 月 30 日— 11 月 1 日,从韩国釜山到庆州,3 天时间,10 多场双多边活动,习近平主席在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后的首次出访,世界瞩目。

一个个历史瞬间里,有国际形势的风云激荡,有大国关系的相处之道,有时代潮流的静水深流。

1 小时 40 分钟的大国对话

" 很高兴又见面了 "" 很高兴再次见到你 ",10 月 30 日,中美两国元首握手的瞬间,就此定格。

这是习近平主席韩国之行的第一场活动,也是习近平主席同特朗普总统时隔 6 年再次会面。

" 面对风浪和挑战,两国元首作为掌舵人,应当把握好方向、驾驭住大局,让中美关系这艘大船平稳前行。" 习近平主席开宗明义。

在全球发展的承压时刻,约 1 小时 40 分钟的对话,牵动全球脉动。

" 两国做伙伴、做朋友,这是历史的启示,也是现实的需要 ",于关键时刻对中美关系再校准;" 双方应该算大账,多看合作带来的长远利益,而不应陷入相互报复的恶性循环 ",在动荡起伏之际对中美关系再擘画。

大变局呼唤大担当。

一份中国未来 5 年的蓝图,承载着中国的发展愿景,也汇聚着世界的机遇。

脚下的路,从历史中走来。"70 多年来,我们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从来没有想挑战谁、取代谁,而是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做更好的自己,同世界各国分享发展机遇 "。

中国成功的重要密码,也是中国应对挑战、面向未来的底气。

" 中国和美国可以共同展现大国担当,携手多办一些有利于两国和世界的大事、实事、好事。" 世界期待 " 以实实在在的成果,给中美两国和世界经济吃下一颗‘定心丸’ "。

APEC 时间的中国声音

全球贸易体系面临重要挑战,世界来到新的十字路口,人们愈加关注世界的前途。

" 建设可持续的明天 ",今年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以此为主题。可持续的明天,该如何实现?构建亚太共同体,习近平主席的答案清晰而坚定。

亚太共同体," 共同 " 二字是关键。

" 共同维护多边贸易体制 "" 共同营造开放型区域经济环境 "" 共同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 "" 共同推进贸易数字化绿色化 "" 共同促进普惠包容发展 ",10 月 31 日,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第一阶段会议上,习近平主席就共建普惠包容的开放型亚太经济提出 5 点建议。

坚持 " 拉手 "、勇于 " 拆墙 "," 共同 " 二字道出命运与共的理念,更呼唤携手向前的行动。

当天下午,习近平主席在向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发表的书面演讲中强调,亚太经合组织应该 " 带头维护和平稳定 "" 带头实行开放融通 "" 带头坚持合作共赢 "" 带头促进普惠包容 "。

第二天,第二阶段会议上,习近平主席发表题为《共同开创可持续的美好明天》的重要讲话,再次聚焦 " 亚太共同体 "。

越是风高浪急,越要同舟共济。" 我们呼吁加强合作,采取切实行动,促进经济增长,确保所有人受益。" 沉淀着各方共识的《2025 年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庆州宣言》郑重指出。

亚太的抉择,将深刻影响世界的明天。

多边舞台的双边时刻

在习近平主席的 "APEC 时间 " 里,一系列双边活动接续展开。

加拿大总理卡尼、泰国总理阿努廷、日本首相高市早苗,都是就任后首次同习近平主席见面。

今年是中加建交 55 周年,两国关系呈现恢复向好发展态势。" 期待抓住两国关系改善发展的机遇,重拾建交初心,找回失去时间,重启双边合作 ",加拿大总理卡尼明确表示。

一个重要共识:双方同意,恢复重启各领域交流合作,推进解决彼此关切的具体经贸问题,巩固转圜势头,共同推动中加战略伙伴关系发展。

中泰常来常往、亲如一家。习近平主席忆起 3 年前的泰国之行:"2022 年 11 月我访问泰国,中泰关系进入构建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两国友好根基更牢、合作动能更强。" 今年是中泰建交 50 周年暨 " 中泰友谊金色 50 年 "。新的起点上,共同推动中泰命运共同体建设走深走实。泰国总理阿努廷表示:" 将泰中关系提升到新高度。"

当下的中日关系,机遇和挑战并存。习近平主席明确指出,希望日本新内阁树立正确对华认知,珍视两国老一辈政治家和各界人士为发展中日关系倾注的心血和努力,坚持中日和平、友好、合作的大方向。

中国接棒 APEC2026

" 中方将于明年 11 月在广东省深圳市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三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11 月 1 日,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东道主交接环节,习近平主席宣布。

时隔 12 年,APEC 将再次来到中国。深圳,也将成为继上海、北京之后,中国第三个举办该会议的城市。

中国接棒,彰显一份 " 初心 "。

因应经济全球化浪潮而创立,亚太经合组织 30 多年来,引领亚太地区走在全球开放发展前列。深圳,中国 " 外贸第一城 "。几十年间,从落后的小渔村到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折射出 " 改革开放的磅礴伟力 ",是观察我国 " 奉行互利共赢开放战略的重要窗口 "。当 APEC 遇上深圳,是一次初心的再砥砺。

中国接棒,传递一份 " 决心 "。

上海、北京、深圳,三座 "APEC 之城 ",对应着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标注着中国经济融入全球、不断深化改革开放的时代进程。在深圳,世界将更能体会 " 与中国同行就是与机遇同行 " 的深意,更能感受到中国进一步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决心。

" 扎根亚太、建设亚太、造福亚太 ",中国始终是亚太合作的积极倡导者、引领者。

共赴中国!从深圳,亚太合作将重整行装再出发。

时隔 11 年的国事访问

中韩是搬不走的重要近邻,也是分不开的合作伙伴。

11 月 1 日下午,韩国庆州博物馆,隆重的欢迎仪式结束后,中韩两国元首举行会谈。

习近平主席时隔 11 年对韩国进行国事访问,并与韩国新政府领导人首次进行元首会晤。在李在明总统看来," 这次访问对韩中关系意义重大 "。

置于变乱交织的国际形势,这份意义尤其凸显。

建交 33 年,中韩两国相互成就、共同发展,也为地区和平繁荣作出重要贡献。如今,中韩各自发展和国际地区形势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两国关系进入不进则退的关键期。

如何开辟中韩关系新局面,习近平主席在会谈中提出 4 点建议:" 加强战略沟通,夯实互信根基 ";" 深化互利合作,拉紧利益纽带 ";" 提升国民感情,促进民心相通 ";" 密切多边协作,共促和平发展 "。

互信、互利、民心、协作,4 个维度的主张,推动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行稳致远。

李在明总统热情回应:" 韩方高度重视对华关系,愿同中方共同努力,推动双边友好合作关系得到更大发展。"

回顾这 3 天,一次次深入交谈、一次次握手寒暄,定格下中国与世界携手前行的瞬间。

" 中方期待同各方一道,共促繁荣、共赢未来,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掷地有声的宣告、脚踏实地的行动,彰显着一个大国的历史担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