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育儿补贴“就高不就低”案例出现,鄂尔多斯生三孩每年仍补10000元

亿通速配 万生优配 2025-11-06 3 0

国家育儿补贴制度出台后,各地政府先前已经实施的育儿补贴政策如何衔接?近日,地方育儿补贴首个“就高不就低”案例出现,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明确,生三孩每年仍补10000元,即继续执行该市此前公布的补贴标准。

鄂尔多斯市卫健委日前发布《鄂尔多斯市育儿补贴申领倡议书》。倡议书介绍,为支持家庭育儿,降低生育、养育成本,国家已正式出台育儿补贴政策。鄂尔多斯市积极响应并迅速衔接国家政策,尽可能为婴幼儿家庭提供实实在在的支持,减轻家庭负担。

按照《鄂尔多斯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鄂尔多斯市生育政策衔接计划的请示》文件要求,鄂尔多斯市将按照“就高不就低”的原则,补贴不进行叠加。一孩、二孩执行国家育儿补贴标准(3600元/年),三孩超出国家标准部分执行市级育儿补贴标准(10000元/年,即国家3600元+市级6400元),前期已发放补贴资金的,参照国家高出标准分年度补齐差额。

此前在2023年12月,鄂尔多斯市多部门印发实施《鄂尔多斯市落实优化生育政策十二条配套措施》。其中明确,对鄂尔多斯市户籍家庭按政策生育二孩的家庭发放6000元育儿补贴,每年发放3000元,直至孩子2周岁。按政策生育三孩的户籍家庭发放30000元育儿补贴,每年发放10000元,直至孩子3周岁。

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24年7月印发的《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自2025年1月1日起,我国对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的3周岁以下婴幼儿发放育儿补贴,现行国家基础标准为每孩每年3600元,将发放至年满3周岁。也就是说,鄂尔多斯市原执行政策中,生育二孩补贴低于国家标准,生育三孩补贴则超过国家标准6400元。此番按照“就高不就低”原则,鄂尔多斯市生育一孩、二孩补贴提至每年3600元,生育三孩则是继续执行该市此前公布的补贴标准。

2024年11月,国家卫健委相关负责人曾介绍,“23个省份在不同层级探索实施生育补贴政策,其中云南、宁夏、安徽实现省级层面政策覆盖。”国家育儿补贴制度出台后,关于地方育儿补贴方案如何与国家标准有序衔接,一直是各方关注的焦点。

同样是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政府此前向《人民财讯》记者表示,呼和浩特市政府已研究制定与国家、自治区育儿补贴政策衔接实施方案,并已上报自治区卫健委和财政厅备案。呼和浩特市按照“就高不就低”的原则,实现与国家、自治区政策的融合,确保市民补贴只增不减。

根据呼和浩特市此前公布的方案,从2025年3月1日起,呼和浩特对该市符合条件的家庭生育一孩一次性发放育儿补贴1万元;生育二孩发放育儿补贴5万元,按照每年1万元发放,直至孩子5周岁;生育三孩及以上发放育儿补贴10万元,按照每年1万元发放,直至孩子10周岁。

2025年7月30日,国家卫健委副主任郭燕红在新闻发布会上强调,做好政策衔接,保障群众利益。对于各地之前已经实施的育儿补贴政策,地方要制定具体的政策衔接方案,确保本地政策和国家制度有序衔接。在此过程中,要切实保障群众的切身利益。 地方此前补贴标准高于国家基础标准的,按规定做好评估和备案工作后,可以继续执行。

21世纪经济报道近日发文指出,尽管有地方表示育儿补贴将按照“就高不就低”的原则,确保市民补贴只增不减,但是相关政策尚未公开发布。清华大学社会学博士后、北京理工大学教育学院特别副研究员史薇指出,中央政府负责制定全国性、基础性的育儿补贴标准,确保底线公平。地方政府则根据本地经济发展水平、财政状况、生活成本及人口结构等因素,制定差异化的叠加补贴。对于已出台补贴政策的地区,衔接时应切实贯彻“就高不就低”原则,确保居民实际获得的补贴总额不低于原有水平或国家统一标准中的较高者。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健康学院教授宋健此前对《财经》记者表示,《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公布发放国家基础标准育儿补贴,另一项重大意义是为地方政府提供一个国家标准依据和弹性空间,“各地可以统筹考虑其当地人口发展趋势和经济发展水平,在国家标准基础上,地方设置自己的标准,形成育儿补贴的‘1+X’”。因此,《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提出,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统筹考虑人口发展状况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合理确定补贴范围和标准,确保财政可负担、政策可持续。“国家层面给出最基本的支持,地方层面上给出弹性空间。”宋健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