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冰:荷兰官员来华磋商“安世之乱”,可能有三种解决方案

亿通速配 亿通配资 2025-11-10 1 0

直新闻:陈先生,中方同意荷兰经济部官员来华磋商的请求,是否意味着安世半导体问题有望解决?

特约评论员 陈冰:安世半导体的僵局,已经持续了一个多月。中国商务部发布了最新进展,说荷兰经济部官员将来华磋商,中方同意了这项请求。中方还要求荷兰方面 " 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 " 表态,应尽快提出实质性、建设性方案,采取实际行动停止用行政手段干涉企业内部事务。很显然,中国要求荷兰承认并纠正错误。中方同意荷兰官员来北京磋商,就是要荷兰方面认错、道歉,采取具体行动保护中资企业的运营安全。

8 日欧盟和荷兰首相均确认,中国已经恢复了部分安世半导体芯片出口,表明对全球半导体供应链稳定是负责的,那么接下来就轮到荷兰方面拿出行动了。荷兰不一定公开道歉,因为这次矛盾是由美国引发的。美国宣布对华采取 " 出口管制 50% 穿透性规则 " 的第二天,荷兰政府就接管了安世半导体。闻泰科技在美国的技术出口限制黑名单上,闻泰又拥有安世 75% 的股权,安世半导体就被 " 连坐 " 了。

在中美元首釜山会晤后,安世风波就出现了转折。白宫 11 月 1 日宣布美国将暂停执行 " 出口管制 50% 穿透性规则 " 一年,并称中国也将采取措施,确保安世在华工厂出口芯片。不过荷兰还可以从三方面采取措施,一是荷兰政府放弃对安世半导体的控制,让中国人继续管理和运营;二是修改相关法律,确保类似的事件不再发生,保证中国投资者的利益;三是对安世半导体的母公司闻泰科技进行经济赔偿和名誉补偿,因为 " 安世之乱 ",闻泰科技的股票连连跌停,市值曾蒸发 100 亿元,这个损失荷兰方面得赔偿。

总之," 安世之乱 " 估计很快会平息,但并不意味着能彻底解决。美国还没有把闻泰科技从贸易 " 黑名单 " 上移除,对华 " 出口管制 50% 穿透性规则 " 也是暂停一年。如果明年这个时候美国故伎重演,不排除类似 " 安世之乱 " 的贸易纠纷还会重演。

直新闻:这次安世风波,也波及到欧洲、日本的芯片用户,特别是汽车制造商,美国、荷兰就不能长点记性吗?安世公司还可以安稳地掌握在中国企业家手中吗?

特约评论员 陈冰:这是一个好问题,安世半导体今后的命运确实不好说。如果按照市场经济的法治原则,安世公司就该掌握在中国商人手中。但我们都知道," 安世之乱 " 乱就乱在把经济问题政治化了,而有些国家的政治是不讲道理不讲法治的。在荷兰政府接管安世半导体后,中方采取了反制措施,暂停安世的中国工厂出口芯片,结果让西方的汽车制造商叫苦不迭。

安世的芯片是在荷兰造的,中国工厂则是封装和分销。那么问题来了,这次暂停出口,打疼了西方用户,那么他们就有可能减少对中国的依赖,不排除他们会采取一定的措施,迫使安世半导体把封装程序转移到别的国家进行,或者迫使安世半导体分散股权,不让中国企业家当大股东。荷兰政府接管安世的指控之一是,安世的首席执行官正迅速将公司的产能、财务资源和知识产权转移到中国,试图 " 掏空 " 安世在欧业务,对荷兰构成了 " 国家安全风险 "。只要把国家安全和企业联系在一起,那企业就没了招架之力。

国家安全这条红线,任何政府都不会允许企业或个人逾越。2022 年英国政府就以 " 国家安全 " 为由,迫使安世半导体出售威尔士芯片工厂,最后转售给了一家美国公司,把安世在该芯片厂的股权从 86% 下降到 14%。美国也以国家安全为由,迫使好几家中国公司出售股权。最新的案例就是要字节跳动出售 TikTok,由美国企业来掌控。对于安世半导体来说,就看荷兰从哪个角度来处理后续问题了。如果荷兰政府以 " 国家安全 " 的角度来处理,那么中国企业家就不一定能继续执掌和管理安世半导体了。

直新闻:" 安世之乱 " 是一个引起全球关注的重要事件,你认为荷兰会用何种角度来处理后续问题?

特约评论员 陈冰:" 安世之乱 " 之所以引起全球关注,不仅因为它事关全球芯片供应链,而且它是一个时代转折的信号,是地缘政治对抗的必然结果。在中国采取强力的反制措施后,全球供应链陷入混乱,西方的汽车制造厂叫苦连天,中国获得了谈判的主动权,美国和荷兰意识到对抗对谁都没好处,开始寻求妥协。美国暂停 " 出口管制 50% 穿透性规则 " 一年,中方恢复对全球出口芯片,荷兰随后表示愿意来中国磋商。

从拜登推动对华芯片出口限制政策后,荷兰就选边站了,站在美国一方,愿意配合美国对华进行技术限制,包括不再给中国出口先进的光刻机。" 安世之乱 " 是荷兰配合美国战略的最新动作。中美贸易战虽然有所缓解,但中美战略竞争仍在持续,竞争的焦点就是稀土对芯片。

这次荷兰经济部官员前来磋商,大概率会谈到安世半导体的股权问题。有位半导体领域的资深人士分析说,大概有三种可能:一是友好分离,把安世变成 " 半中国,半欧洲 " 的企业,闻泰科技保留对安世的股权,但同意让荷兰拥有对欧洲业务的 " 否决权 "。二是荷兰以 " 国家安全 " 为由,迫使闻泰科技把安世的欧洲业务出售给欧洲资本,安世被 " 拆散 "。三是 " 中欧合作 ",中欧在国家层面达成新的产业合作框架,重建互信机制,安世持续发展。现在无法确认究竟会选择哪一种可能,我们所知道的是,欧洲虽然在贸易上依赖中国,但在战略上更依赖美国。地缘政治驱动的产业重组时代,正在步步逼近。

作者丨陈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