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度总理莫迪所在政党在关键邦的选举胜利,有望为印度方面做出农业相关让步铺平道路——这正是美国贸易谈判代表的核心诉求之一。
印度选举委员会数据显示,以印度人民党(BJP)为首的全国民主联盟(NDA)即将在比哈尔邦选举中获得压倒性胜利。目前计票趋势显示,该联盟在243个席位中领先近200席,而反对党仅在不到30个席位中处于优势。
南亚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兼研究主管Amitendu Palit表示,比哈尔邦作为印度第三人口大邦和玉米主产区,此次选举的积极结果有望促使印度政府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该协议将包括从美国采购更多农产品。
不过他也指出,这些农产品采购计划的表述方式会“避免让人觉得政府正在背弃对本土农民的承诺”。
目前印度输美商品面临高达50%的关税,是美国对各国商品征收的最高关税之一,但两国一直在就一项“公平贸易协议”进行谈判。
今年9月,美国总统特朗普加倍批评印度,称与印度的贸易关系“完全是单方面的灾难”。美国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随后在接受采访时重申了这一立场,称“印度吹嘘自己有14亿人口,却连少量美国玉米都不愿购买”。
据报道,在印度商务部长戈亚尔9月底访问华盛顿时,印度官员承认已“提出新提议”,包括讨论采购玉米用于乙醇生产。
尽管两国已进行多轮贸易谈判,且美国此后态度有所软化(特朗普甚至暗示美国将降低对印度的关税),但贸易协议仍迟迟未能达成。
UTI国际公司首席执行官Praveen Jagwani表示,印度政府正等待比哈尔邦选举结束,以敲定与美国的贸易协议,并补充称新德里方面已在农业相关问题上做出部分让步。
标普全球在10月2日的报告中指出,尽管存在贸易谈判压力,但美国玉米进口仍面临重大障碍。
标普称,印度禁止进口转基因作物,而美国94%的玉米均为转基因品种。此外,印度的关税结构规定,“50万吨以下的玉米进口关税为15%,超过该阈值后关税将飙升至50%”。
标普表示,放宽这些条款可能引发“倾销担忧,进而影响本土农民”。据印度当地媒体10月报道,从美国进口玉米的提议已引起农民群体的不满。
印度食品与农业委员会主席M.J. Khan表示,全国民主联盟在比哈尔邦的胜利,将为印度政府提供一定政治空间,推动在美印贸易谈判框架下,规范进口可用于家禽饲料的玉米。
但他补充道,由于农民对转基因作物的敏感度“仍过高”,政府可能不会批准进口转基因玉米。
印度明年将迎来更多重要邦的选举,例如西孟加拉邦、泰米尔纳德邦和喀拉拉邦——这些邦的农业游说团体势力均十分强大,随后2027年还将举行北方邦选举。
南亚研究所的Palit表示:“塑造亲农民形象,同时平衡与美国的贸易利益及战略关系,将是印度人民党政府的首要任务。”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