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运会|敢打敢拼!花剑赛场上的“少年剑客”

亿通速配 亿通速配 2025-11-18 1 0

邹天一,15岁,男子花剑个人银牌。

王一然,14岁,女子花剑个人银牌。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花剑赛场上,观众们不仅近距离观赏了张家朗、黄芊芊等名将的精湛技艺,两位“少年剑客”的面孔同样引人注目。

16日晚进行的男子花剑个人决赛中,江苏选手邹天一迎战经验丰富的福建选手许杰。比赛开局,他一度以1:9大幅落后。但在随后的对攻中,这名少年稳住心态,将比分顽强扳至9:9。“我当时就在想,对手肯定会进攻我,用最大的速度乘胜追击,所以我必须先做好准备,我就打一些出乎意料的剑,让他猜不到我要做什么。”回忆起追分阶段,邹天一认为自己采取的战术非常有效。

11月16日,获得冠军的福建队选手许杰(右三)、获得亚军的江苏队选手邹天一(左二)、获得季军的香港队选手张家朗(右一)在颁奖仪式上与教练合影。新华社记者 朱炜 摄

虽然最终他以13:15惜败对手,但不服输的精神赢得现场掌声,也获得对手许杰的肯定。“年轻选手的实力和以前不一样了,他们信息发达、学习渠道很多,进步很快。”许杰说。

“说实话,我从没想过能走到决赛。”第一次参加全运会,邹天一给自己定的目标是小组出线,没想到本着“能打一场是一场”的心态一路过关斩将。“最基本的就是要拼起来,这是对体育的一种尊重和敬畏。”说到这,少年眼中满是坚毅与诚恳。

复盘这场比赛,邹天一深刻体会到细节的重要性。“我的对手在细节处理方面非常完美,所以以后我也会更加注意技术和节奏上的每一个细节,这样才能走得更远。”

11月16日,江苏队选手邹天一(右)在比赛中。新华社记者 朱炜 摄

17日的女子花剑赛场同样青春闪耀。14岁的王一然闯入决赛,最终获得亚军。比起奖牌的颜色,她更在意自己在决赛关键阶段的起伏。“后半程有点急了,如果能再稳一点,也许还能把比分追回来。”

赛后,这名来自上海虹口体校的年轻选手“感到有点可惜”,虽然最初对自己的要求并不高,但打进决赛的时候,她还是希望能再往前走一步,争取突破。她认为这次做得好的地方是“心态控制得不错,比以前稳定,不太容易崩”。

11月17日,福建队选手黄芊芊和上海虹口体校队选手王一然(右)在比赛后致意。新华社记者 朱炜 摄

赛场上是潇洒挥剑的沉稳“剑客”,赛场下的王一然表现出少女特有的可爱与天真。回忆接触击剑的心路历程,她说小时候谈不上喜欢,后来发现自己胖了很多,就想着减肥的同时提升一下能力,没想到练着练着水平真提高了。“第一次在比赛中打进前八,从那时开始我发现自己真的很喜欢击剑,也更愿意练了。”

上海虹口体校击剑队花剑总教练、曾经是中国男子花剑“三剑客”之一的叶冲评价她是一匹“黑马”:“初生牛犊不怕虎,她能一路打到决赛,我们感到很惊喜。”

叶冲认为,一批接受了多元训练模式的“新生代”正在加速成长,“敢打敢拼”是他们共同的特点。“年轻选手能在全运会这样的大赛进入决赛,对中国击剑来说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得益于全运会的参赛机制,更多年轻选手获得展示舞台,王一然便是通过积分排位取得参赛资格。“全运会四年一次,我觉得这个机会特别难得。”她说。

11月17日,上海虹口体校队选手王一然(右)在比赛中。新华社记者 陈铎 摄

在高手云集的赛场上,经验往往决定胜负走向。与国家队主力相比,邹天一和王一然仍略显稚嫩,但他们在大赛中快速适应节奏的表现,也体现了年轻力量的可塑空间。“击剑需要积累和沉淀,但年轻人身上那股冲劲也是关键。”叶冲说。

一攻一守之间,“少年剑客”们展现出的勇气、韧性与成长潜力正被更多人看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