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如何成为桥牌的一方沃土?听听世青赛冠军怎么说

亿通速配 正规配资 2025-07-17 2 0

今年首创的桥牌青年联赛来到上海。

这段时间,上海的智力运动捷报频传。

就在不久前结束的十五运桥牌资格赛中,上海成为所有参赛省市中仅有的两个能够获得六个小项决赛权的城市之一。在7月16日,上海青年队又在今年首创的全国桥牌青年联赛(第二站)中再次夺冠。

上海,一直是智力运动的一方沃土。而桥牌,又是其中成绩相当亮眼的一项牌类运动。

“其实在我刚开始学桥牌的时候,上海的青少年学习桥牌的人没有那么多,赛事也不如现在,但是相比而言,上海已经是全国桥牌氛围比较好的城市了。”借着全国桥牌A类俱乐部联赛(第二站)和全国桥牌青年联赛(第二站)在上海同期举行,澎湃新闻记者(www.thepaper.cn)专访了曾获得世界青年桥牌团体锦标赛青年女子组冠军的蔡祎婧,从曾经的参赛者到如今办赛方的一员,蔡祎婧见证了上海桥牌的稳步发展以及后备人才的崛起,“不管是青少年培养的系统性,还是赛事生态的丰富性,上海的桥牌都在发生质的飞跃。”

蔡祎婧(左三)和队友在2018年夺下世青赛

青年联赛落沪背后,上海重视青年桥牌发展

在赢下全国桥牌青年联赛(第二站)的冠军之后,上海青年男队的沈仪宁并没有流露出太过兴奋的神色,因为他知道,这次比赛的“终极任务”还没有达成——根据赛程,此后两天上海青年队还有附加赛,目的是争取代表中国桥牌青年队参加2026年亚太和世界青年桥牌比赛的资格。

这种未竟全功的状态,已经是“过来人”的蔡祎婧再熟悉不过。2017年,蔡祎婧当时作为上海青年女队中的一员,先是在全国青年桥牌团体赛上获得了女子团体冠军,夺下了自己桥牌生涯里的首个冠军头衔,然而,当时的她在高兴之余并不能放松状态,因为还要准备不久之后在韩国举行的亚太青年桥牌锦标赛上。

“在全国青年桥牌团体赛上我们战胜了湖北队和北京队,当时真的很不容易,我们在俱乐部里提前四五年开始训练和备战。”蔡祎婧如今和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回忆,当时同龄人中学习桥牌的人并不多,青少年的赛事也不如现在,但是相较于其他省市,上海的青少年桥牌氛围已经算是比较活跃,这也为蔡祎婧和她的搭档在U25的阶段一路实现突破奠定了基础,“那次亚太青年桥牌锦标赛的冠军,赢下来并不轻松。亚太赛场汇聚了日韩、澳大利亚等强劲对手,每个对手都带着鲜明的风格。很幸运,我和我队友从初中开始成为搭档,至今已超过15年,双方配合默契。”

彼时,能够拥有配合了15年的搭档并不容易,也正是这份难得的默契,帮助她们获得了代表中国青年女队参加本届世青赛的资格。

当年世青赛的比赛现场情况。 上海棋牌院供图

在那届世青赛上,蔡祎婧和她的队友代表中国以204.06 VP的成绩位列积分榜榜首,晋级淘汰赛。之后,在四分之一决赛、半决赛、决赛中先后以领先66分、116分、85分的优势击败劲旅美国队、法国队、波兰队,夺得冠军。

“看似赢得轻松,但其实每一分都是准备工作堆出来的,算是把备战的成果实实在在转化成了赛场表现。”

事实上,就在蔡祎婧和她的队友从全国青年团体赛中脱颖而出,并且一路夺下亚太锦标赛和世青赛冠军之前,上海桥牌青年队已经在此前3届全国智力运动会中共获得7金1银的优异成绩。蔡祎婧也提到,中国的桥牌发展在那个阶段呈现出“全国战上海”的局面。

如今,全国桥牌青年联赛(第二站)来到上海,恰好和上海的桥牌发展氛围相契合,而上海青年男队在这项首创的联赛中夺下两个分站的冠军,已经足以说明上海对于青年桥牌发展的重视。

蔡祎婧在全国桥牌A类俱乐部联赛现场接受澎湃新闻记者专访。

从赛事举办到文化传播,在竞技中寻求传承

值得一提的是,当年蔡祎婧和她的队友在世青赛决赛中以245比160大胜波兰队夺下的冠军头衔,是中国女队首次夺得世界青年女子桥牌团体冠军。

那次历史性的突破,对于上海桥牌乃至全国桥牌的发展来说,都有着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

“现在回想起来,最终获奖的时候才真正明白,国际赛场的胜利从来不是运气,而是把每一个细节练到极致后的水到渠成。”蔡祎婧告诉澎湃新闻记者,“2018年的世界青年桥牌团体锦标赛,是中国队在青年女子组别中首次夺冠,也是仅有的一次。”

尽管此后的中国青年女队没有再次复制蔡祎婧在世青赛上的成就,但是当年的那个冠军进一步刺激了上海的桥牌氛围,特别是在学校中的桥牌热情。

全国各地的桥牌后备人才都聚集在上海。

据相关媒体报道,上海的青少年桥牌培训在上世纪80年代只有几所学校在开展,如今则已有140余所中小学投身到这项智力运动之中。

“很多学校开设桥牌课程,让桥牌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蔡祎婧用亲身经历和澎湃新闻记者分析了桥牌发展状况在上海的变化,“除了体教融合的深化,赛事平台也在升级,比如精英系列赛、阳光大联赛、智力运动会和锦标赛等青少年赛事,如今覆盖不同年龄段。”

此外,蔡祎婧也提到了教练体系的愈发专业为上海桥牌提供的动力,“上海桥牌协会推出讲师培训计划,培养出一批兼具教学能力与赛事经验的教练团队。”

虽然在夺下世青赛冠军之后,蔡祎婧就将更多精力放在了工作上,但是她依旧经常和牌友们参加线上、线下友谊赛,以此“给自己留一份纯粹的热爱”。蔡祎婧自己说,“毕业后我加入久事体育,其实并非与桥牌渐行渐远,恰恰相反,桥牌本就是体育运动的一种,而体育事业的内核,与我在桥牌赛场上体会到的热爱与坚持,从来都是相通的。”

此次,全国桥牌A类俱乐部联赛和全国青年桥牌联赛来到上海,承办单位正好就是蔡祎婧所属的上海久事体育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蔡祎婧也借此机会来到赛场,重温了当年的比赛感受。

赛事希望借助文旅商体展联动来为桥牌“破圈”。

而在赛场之外,蔡祎婧也很高兴地看到,作为赛事承办方,久事体育不仅办好了比赛,而且也尝试利用文化展览来帮助桥牌“破圈”——今年恰逢“定约桥牌”诞生100周年,两项顶级联赛举行期间,一场以桥牌文化为核心的主题展览也在赛场外进行。

蔡祎婧也期待着文旅商体展的联动能够为桥牌带来不一样的新鲜感,从而借助竞技和文化的碰撞吸引更多人关注到桥牌这项智力运动。就如蔡祎婧所期待的,“当赛事跳出传统宣传框架,用更具突破性的跨界联动、话题事件等形式,主动贴近大众的娱乐、社交等需求,那么就会有更多人关注、了解、学习桥牌。”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