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通达只需3小时,相距500多公里,便从上海来到革命老区安徽六安。自2022年两城对口合作以来,双方在文化交流、公共服务、绿色发展、产业协作等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果,助推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

11月24日,安徽六安,大别山革命历史纪念馆。本文图片 澎湃新闻记者 李佳蔚 图
红色文化,是革命岁月留给上海和六安共同的底色。上海是党的诞生地,大别山则创造了“二十八年红旗不倒”的奇迹。大别山根据地,是唯一一个在整个革命时期(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武装斗争从未间断的根据地。

安徽六安,大别山革命历史纪念馆,展示革命先烈缴获的日军防毒面罩。
“这几年,我们和上海市龙华烈士陵园等革命历史纪念场所进行了广泛交流合作,学习文旅经验、讲解培训等。通过研学活动、课题研究等,共同传承弘扬红色精神和文化。”大别山革命历史纪念馆馆长杨丽君对澎湃新闻记者说,大别山革命历史纪念馆年接待参观游客30多万人次,有许多来自上海的游客和团体。

11月24日,安徽六安,大别山革命历史纪念馆展厅。
11月24日,澎湃新闻记者走进位于六安的大别山革命历史纪念馆,通过一件件展品,现场感受烽火岁月的回响。从上海的中共一大会址出发,革命的星火迅速蔓延至大别山麓。黄浦江畔的缘起与淮水之滨的传承,共同谱写了中国革命的壮丽篇章。
六安位于鄂豫皖三省交界处、大别山北麓,作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核心区域,六安诞生了红二十五军等多支主力红军队伍,走出了108位开国将军,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卓越贡献。杨丽君说,大别山精神滋养出一代代吃苦耐劳、敢闯敢拼的六安人。

安徽六安,大别山革命历史纪念馆,红军服装。
步入大别山革命历史纪念馆,一层是大别山革命斗争史展厅,展示了大别山革命根据地马克思主义传播、三大农民起义、苏家埠战役、红二十五军长征、三年敌后游击战争、新四军四支队、新四军五师在大别山区抗日事迹、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及张家店战役等事迹。

安徽六安,大别山革命历史纪念馆,梁从学将军生前穿的军衣。
二层的烈士展厅,展示了早期皖西地区党组织的创始人曹蕴真、薛卓汉、方运炽等,中国工农红军杰出的指挥员、无产阶级军事家许继慎,北伐名将曹渊,龙潭三杰胡底,著名烈士蒋光慈、周狷之、刘淠西等。三层为将军展厅,展示了新中国成立后被共和国授衔的大别山开国将军的战绩、功绩、事迹。

梁从学将军缴获的军刀。
三年来,上海与六安对口合作不断深化,两城在红色文化传承、红色文旅交流等领域正加速推出一批务实举措,合作内容日益丰富。2025年1月21日晚,以“绿水青山 红色六安”为主题的矩阵无人机编队表演闪耀黄浦江畔。600架无人机腾空而起,犹如夜空中的点点繁星,让革命老区的红色精神点亮上海夜空。

烈士纪念碑
在此之前,2024年8月,“红漫大别山——上海、六安红色文化文物展”在中共一大纪念馆专题展厅开幕。展出的60件珍贵文物史料,一部分系首次在上海亮相展览,包括刘伯承穿过的皮棉裤、许继慎烈士使用过的砚台等革命先辈的遗物。

六安烈士英名墙
2023年,第六届中国红色微电影盛典启动仪式在上海的中共一大纪念馆举行。中国红色微电影盛典以“星火石库门,燎原大别山”为主题,旨在弘扬传承伟大建党精神和大别山精神,让更多人关注革命老区,创作出更多优秀作品,用镜头讲好红色故事,传播红色文化,赓续红色血脉。

11月24日,安徽六安,大别山革命历史纪念馆。
杨丽君表示,未来大别山革命历史纪念馆将进一步深化与上海革命历史纪念场所的红色文化交流,更好助力两地传承红色基因、深化对口合作,共促文化繁荣发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