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访谈丨单棵售价超百元,起底“套牌白菜”背后的销售套路

亿通速配 亿通速配 2025-11-26 1 0

中宁枸杞、南丰蜜桔、会理石榴、淅川辣椒等等这些家喻户晓的产品产自不同地域,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属性,都属于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地理标志是一种知识产权,我国对地理标志产品实行保护制度,任何单位或个人都不得擅自使用受保护的地理标志产品名称或者专用标志。

地理标志产品品质好,口碑佳,认可度高,有着突出的品牌效应和市场竞争力,价格也比同类普通产品会高一些。但也因此,“地理标志产品”被一些不法商家盯上,打起了歪主意,用来牟利。

广昌白莲、宕昌党参、德格芫根、合阳红薯、兴化大闸蟹、苍溪红心猕猴桃、胶州大白菜等这些大家熟知的地方特产,都是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因为质量、声誉好,标准高,价格自然也高。比如一棵普通的大白菜大概五六块钱,而一棵地理标志产品的胶州大白菜就可以卖到五六十块钱。记者发现,在电商平台,打着地理标志产品的旗号售卖胶州大白菜的商家非常多。

胶州大白菜产自青岛胶州市,俗称胶白、胶菜,已有一千多年的种植历史,从选种到栽培都很讲究,口感鲜美、品质独特,因此一些消费者愿意花更多的钱,享受更高品质的白菜。

11月3日,在某知名电商平台记者选择了一家看上去比较靠谱的“东方优品店”,其售卖的白菜明确使用了地理标志产品名称——胶州大白菜,而且展示的礼盒上也有地理标志产品的专用标志,礼盒装的一棵四斤半白菜,打折后卖155元。而之所以这么贵,店铺客服表示因为正宗。可收到货后,记者发现货不对板。

根据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办法》的规定,获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应同时使用地理标志名称和专用标志,但记者收到的白菜包装上却没有这个标志。那么,这棵白菜到底是不是地理标志产品的正宗胶州大白菜呢?

记者来到了这个包装箱上的地址所在地——江苏沭阳某电子商务产业园,结果却根本找不到人,几经打听,记者联系上了发货时揽收货物的快递员,快递员告诉记者白菜不是从产业园发出的,而是从农贸市场发出的。

按照提示,记者找到了快递员所说的农贸市场,但是,找了好几圈都没找到店铺商家。于是,记者又请揽收的快递员帮忙辨认了一下卖家的位置。说话间,店铺的工作人员出来了。记者带着那棵155元的白菜,当场进行了确认。确定了白菜是这家店发的货后,记者设法联系上了店铺老板,询问这个白菜到底是哪来的?店铺老板告诉记者是山东胶州大白菜。

如果按店铺老板所说,这棵155元的胶州大白菜是真的,那么,商家给记者发的货为什么没有其在网页上宣传展示的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呢?店铺老板告诉记者是因为现在礼盒不好订,需联系包装盒厂家重新设计一下。

记者调查时还发现,在沭阳当地这个农贸市场,批发大白菜的商家就有好几家。那么,这棵155元的胶州大白菜跟这个农贸市场售卖的大白菜有什么区别呢?农贸市场的商家表示记者那棵胶州大白菜和自己家的白菜一样。怕记者不信,商家还让记者自己从筐里取菜对比,并告诉记者自己家的白菜售价9毛一斤。

虽说这棵155元的山东胶州大白菜,怎么看都和江苏沭阳这个菜市场卖的几元钱大白菜一模一样,但老板始终坚持自己卖的大白菜就是正宗胶州大白菜。

真相到底如何,记者带着这棵155元大白菜来到了青岛胶州市,请胶州市大白菜协会的会长做了进一步的甄别和鉴定,会长告诉记者这颗155元大白菜不是胶州大白菜,而是南方大白菜。

打着地理标志产品的旗号,假冒胶州大白菜高价卖着普通大白菜,这是个例吗?记者又在不同电商平台的6家不同店铺,分别购买了6棵“胶州大白菜”,也请专家进行了现场鉴定,结果全是假冒的。

专家告诉记者,正宗的胶州大白菜在农历小雪,也就是11月22日前后才收割,而记者从网上所购买的这些大白菜都是在11月5日之前购买的,从时间上看也根本对不上。

大量真正的胶州大白菜还未上市,假货却已满天飞。除了那棵155元的大白菜,其他的那些假冒胶州大白菜又是什么来路呢?记者继续追踪了其中一单的发货地,来到山东胶东某地。几经辗转,记者终于找到了发货人,没想到,又发现了新的问题,发货人告诉记者,白菜是他的,但是他买的是北方大白菜、山东大白菜。

为了证明记者下单的网店确实不是自己的,发货人给记者展示了他自己的网店,卖的的确是胶东大白菜和北方大白菜,也从来没有对外宣传过自己卖的大白菜是胶州大白菜。那么,来自这个商家的售价15.9元一棵的普通大白菜,是怎么被包装成胶州大白菜又以24.4元的价格卖到记者手中的呢?

店群是在电商平台上存在的一种无货源店铺的经营方式,是指买家下单后,卖家自己并没有货源,要通过购买第三方,即有货源商家店铺的对应商品,再加价销售;而最终由货源商家去发货,自己只管赚取差价。

通过进一步核实,记者发现,手头这几棵假冒胶州大白菜有个共同点:它们都是由无货源店铺卖出的,实际却是由其他货源商家发货。比如记者购买的一棵所谓的胶州大白菜,店铺商家经营地址显示为山东滨州无棣县,而实际发货却是相距几百公里的胶东某地;无棣县这个无货源店铺商家是通过微信向胶东这个货源商家下单,再由这个货源商家给记者发货。

一些卖家利用无货源店铺的方式,打着地理标志产品幌子,高价销售假冒胶州大白菜等特色产品的现象,在电商平台上并不少见。不仅如此,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这种无货源店铺甚至还形成了很多较为固定的组合式销售网络。

比如记者按照另一家知名电商平台页面的推荐,分别从三家不同的旗舰店购买了发货地分别为泰安、青岛、河南南阳的所谓正宗胶州大白菜,但记者在追踪调查中发现,三家不同店铺的货竟然都是由同一个人发出。于是,记者又来到青岛胶州找到了发货人。

这个发货的商家虽然也在山东胶州,但是店家坦承这些大白菜并不是地理标志产品的胶州大白菜。

自家的店铺本来卖的25.8元普通大白菜,却被三家别的商家包装成胶州大白菜分别加价到36.88元、38.51元和38.64元卖给了记者。说到这些,这位店家也是颇为无奈。

记者调查发现,针对地理标志产品的侵权假冒行为,大多是无货源店铺在做。在电商平台上的这种无货源店铺,往往一开就是多家,甚至几十上百家,便于投机经营。通过进一步查证,记者发现,这三个店铺虽然有不同的公司名称,其营业执照上的法定代表人却都是一个人——于某某。甚至,还有很多其他店铺的法定代表人也是于某某。

一路调查下来,可以发现,在电商平台中这些假冒胶州大白菜的各个销售店铺都有个共同点:源头的发货人都没有以胶州大白菜的名义对外销售,而到了这些无货源店铺卖家那里,普通白菜摇身一变成为所谓正宗胶州大白菜。

为了牟取利益,这些卖家甚至直接打着地理标志产品的旗号。虽然价格从十几到几百不等,但商家们所用的宣传语和图片几乎都一模一样,是彼此复制粘贴,真假难辨。

截至2024年底,我国累计认定的地理标志产品有2544个,地理标志的注册商标已核准了7402件,相应专营商家总数近3.3万家,地理标志产品的直接产值超过9600亿元,且连续多年稳定增长。推动加强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既促进了产业发展、农民增收,也维护了消费者权益。但无货源店铺用假标、套牌、加价的手段,把普通白菜包装成地理标志产品这是对消费者的欺诈,对市场秩序的破坏。同时,全社会也需更加重视对地理标志产品的管理和保护,相关部门增强协同、加强监管,进一步引导和营造守法竞争的良好市场环境。

评论